周明德《微机原理》课后习题解析

需积分: 31 1 下载量 10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10-08 收藏 1.71MB DOC 举报
"周明德教授的《微机原理》课程后习题答案,包含了对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系统概念的区别,CPU的内部结构和功能,总线结构的优势,数据总线与地址总线的差异,以及使用累加器实现特定计算的方法。此外,还解答了IA-32结构微处理器的发展历程和操作模式,以及地址空间的形成过程。" 《微机原理》是学习计算机硬件基础的重要课程,本资料详细解答了课程中的关键问题。首先,微处理器是运算器和控制器集成在单一芯片上的组件,微型计算机则是在微处理器基础上添加内存和外部设备,微型计算机系统则是包括了软件和硬件的整体环境。CPU由运算器、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可编程逻辑阵列和标志寄存器等构成,主要负责计算和程序执行。 采用总线结构能简化硬件设计,增强数据传输的灵活性,同时减少连线,有利于标准化和批量生产。数据总线是双向的,用于数据传输,而地址总线单向传输,用于指定数据存储位置。8086CPU中,数据线和地址线是复用的,通过时序来区分其功能。 在程序实现上,例如实现15×15的运算,可以通过累加器持续累加15次来完成。这种程序设计展示了微处理器的基本运算能力。 IA-32结构的微处理器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如80386到Pentium4,每个阶段都带来了性能的提升。IA-32支持保护模式、实地址模式和系统管理模式,这些模式决定了处理器可以访问的指令和特性。 地址空间的形成涉及到段寄存器和有效地址的组合,线性地址可以直接对应物理地址(在未启用分页机制时),否则需经过分页机制转换。8086微处理器的总线接口部件包括总线接口单元(BIU),这是处理器与外部总线通信的关键部分。 这份资料对理解微机原理的基本概念和IA-32架构有极大的帮助,适合学习者复习和深化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