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IDS的动态可信度反馈调整算法优化

需积分: 9 0 下载量 18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2 收藏 311KB PDF 举报
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Distributed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分布式IDS)是网络安全中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在多个地理位置分散的节点上实时监控网络活动,提高整体的安全防护能力。然而,由于每个IDS设备可能存在性能差异和误报率,直接进行信息聚合可能导致系统错误联动,尤其是当多个IDS同时工作时。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分布式IDS动态可信度反馈调整算法。该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利用D-S证据理论来评估每个IDS的报警信息的综合可信度。D-S证据理论是一种处理不确定性和不完全信息的理论,适合于分布式环境中的决策支持。通过这个理论,算法能够量化每个节点的报警信息可信度,将其作为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 算法首先收集各个IDS的报警信息,然后根据D-S证据理论计算综合可信度,这个过程考虑了所有证据之间的关系以及证据的可靠程度。接下来,根据综合可信度对报警节点的可信度进行实时调整,也就是说,节点的可信度会随着其报警行为的变化而动态变化。这种调整机制使得随着时间的推移,节点的可信度更准确地反映其实际性能,从而提高了聚合后的报警精度,降低了虚警引发的系统错误联动。 在分布式IDS的联动系统中,这种动态可信度调整策略具有显著的优势。一方面,它提高了报警信息的准确性,避免了因误报导致的资源浪费和用户不便。另一方面,安全管理员可以根据节点的实时可信度评估,灵活调整检测规则和阈值,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提升整个系统的有效性。 此外,论文还讨论了系统结构模型,强调了研究的重点在于可信度的动态调整,而非单纯的报警信息聚合,这是与现有研究的一个重要区别。通过这种分布式、动态的方法,可以在分布式IDS环境中实现更智能、更精确的安全联动,提升整体网络安全防护水平。 本文提出的分布式IDS动态可信度反馈调整算法为解决分布式网络环境下的安全联动问题提供了一种创新解决方案,对于提升入侵检测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