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继站协调策略:蜂窝网络模型与信号防干扰

需积分: 16 1 下载量 6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0 收藏 2.29MB PPT 举报
该文档是关于中继站协调问题的研究,主要探讨如何通过中继站避免信号干扰并优化网络覆盖。研究者运用了蜂窝网络模型,CTCSS技术以及Dijkstra算法来解决中继站的布局和干扰问题。 在模型假设方面,研究者假定了中继站覆盖半径恒定且合理,用户设备支持越区切换,人口分布符合泊松分布,中继器天线可以调整角度以防止干扰,并且所有数据来源可靠。问题分析中指出,当移动设备距离足够近时可以直接通信,而远距离通信则需要中继器,且中继器之间的频率差大于600kHz可避免干扰。CTCSS系统用于在相邻中继器使用相同频率时区分不同区域的设备。 在模型建立与求解部分,研究者首先根据给定的工作频率和传播模型计算出中继站的覆盖半径,然后利用这个半径构建蜂窝网络覆盖模型。他们提出三种覆盖方案,最终确定最少需要37个中继站才能无漏洞地覆盖40英里的区域。 此外,研究还考虑了对模型的改进,通过扩展频段,得出在新模型下至少需要188个中继器。同时,他们利用Dijkstra算法处理地形因素,如山峰造成的信号衰减,来优化中继站的位置。 模型评价部分未给出具体细节,但可以推断,这部分可能涉及模型的实用性、效率和潜在的改进空间。 这篇文档的核心知识点包括: 1. 中继站的定义与功能:中继器通过光纤连接,仅在接收到匹配信号时开启通道,用于不同覆盖范围内的通信。 2. CTCSS技术:用于在相同频率下区分不同中继器覆盖范围内的设备,避免干扰。 3. 蜂窝网络模型:采用内接正六边形的覆盖策略,以最小化交叠面积,达到使用最少中继站的目标。 4. Dijkstra算法的应用:解决因地形导致的信号衰减,优化中继站布局。 5. 频率隔离与地理隔离:避免中继器间的信号干扰。 6. 模型假设与问题分析:涵盖覆盖半径、用户设备行为、人口分布等多个方面。 7. 模型改进:通过扩展频段增加中继站服务数量。 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无线通信网络设计、优化和干扰管理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