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特网路由选择协议:分层次的策略与自治系统

需积分: 15 3 下载量 17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7 收藏 891KB PPT 举报
"考研_计算机网络_第六学时_网络层.ppt" 计算机网络的网络层是互联网协议的核心部分,主要负责数据包的传输路径选择,这一过程涉及到多种路由选择协议。路由选择协议是网络节点之间交换路由信息并决定数据包如何在网络中转发的规则集合。在设计路由算法时,有几个关键的考虑因素。 理想的路由选择算法应当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1. 正确性和完整性:算法需确保数据包能够正确地从源到目的地传输,同时保持网络的完整结构。 2. 计算简单:为了减少处理时间和资源消耗,算法应尽可能简洁。 3. 自适应性:算法需要能够应对通信量和网络拓扑的动态变化。 4. 稳定性:路由选择不应频繁变动,以保证网络的稳定运行。 5. 公平性:算法应避免对某些流量或节点的偏见,确保资源的公平分配。 6. 最佳性:尽管不存在绝对的最佳路由,但算法应尽可能接近最优,依据预设的代价函数(如链路长度、数据率、传播时延等)选择最合适的路径。 路由选择中的"代价"是一个综合指标,它涵盖了多个因素,如链路特性、安全需求、时延和带宽利用率等。在实际应用中,最佳路由可能针对特定需求而有所不同,因此路由选择算法的设计需要灵活且适应性强。 路由选择策略通常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类: - 静态路由选择:简单、低开销,但无法实时响应网络状态的变化。 - 动态路由选择:能适应网络状态变化,但实现复杂,开销较大。 因特网采用分层次的路由选择协议,以解决大规模网络带来的挑战。这种方式将互联网划分为多个自治系统(AS)。每个AS内部可自由选择路由选择协议,但AS之间的通信则需要通过边界网关协议(BGP)进行。这样既能保护内部网络的隐私,又可以实现与因特网的连接。每个自治系统的路由器在AS内部都是连通的,确保了内部通信的顺畅。 因特网中有两类路由选择协议: 1. 内部网关协议(IGP):用于在一个AS内部进行路由选择,如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和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2. 边界网关协议(BGP):用于AS之间的路由选择,协调不同AS间的路由信息交换。 理解这些基本概念对于深入学习计算机网络,尤其是网络层的工作原理至关重要,对备考考研的学子来说,这部分内容是网络课程的重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