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差逆传播算法:BP神经网络详解

5星 · 超过95%的资源 需积分: 50 10 下载量 11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10-30 收藏 190KB DOC 举报
"BP算法基本原理" BP算法,全称为Back Propagation,是由Rumelhart和McCelland等人在1986年提出的,主要用于训练多层前馈神经网络。这种算法是基于误差逆传播的概念,是当前神经网络领域中最常用的模型之一。BP网络的核心在于其能够学习和存储大量的输入-输出映射关系,无需预先知道这些映射关系的具体数学表达。 BP神经网络的结构主要包括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输入层接收外部信息,隐藏层处理信息并进行非线性转换,输出层则产生网络的最终响应。每个神经元都具有加权求和、阈值处理和激活函数这三个基本功能。输入信号通过与相应的权重相乘并求和,再加上阈值,然后通过激活函数(通常是非线性的单调递增函数,如Sigmoid或ReLU)转化为输出信号。 对于第j个神经元,其净输入计算公式为: \[ \text{净输入} = \sum_{i=1}^{n} w_{ij}x_i + b_j \] 其中,\( x_1, x_2, ..., x_n \) 是来自前一层神经元的输入,\( w_{ij} \) 表示第i个神经元到第j个神经元的权重,\( b_j \) 是阈值。激活函数f(·)将净输入转化为输出: \[ y_j = f(\text{净输入}) \] BP算法的学习过程由两部分组成:前向传播和反向传播。在前向传播过程中,输入信号从输入层逐层向前传递,直到到达输出层。如果输出层的输出与期望值不一致,就进入反向传播阶段。反向传播通过计算误差,并按照误差梯度调整权重,使得网络的总误差平方和逐渐减小。这个过程会反复进行,直至网络的误差达到一个可接受的阈值或者达到预设的训练迭代次数。 \[ E = \frac{1}{2}\sum_{k=1}^{m}(t_k - o_k)^2 \] E是网络的总误差,\( t_k \) 是目标输出,\( o_k \) 是实际输出。在网络的训练过程中,通过梯度下降法更新权重: \[ w_{ij} \leftarrow w_{ij} - \eta \frac{\partial E}{\partial w_{ij}} \] 其中,\( \eta \) 是学习率,控制着权重更新的速度。误差反向传播通过链式法则计算每个权重对误差的偏导数,从而进行权重的更新。 总结来说,BP算法是通过模拟人脑神经元的工作原理,利用误差反向传播和梯度下降法来调整神经元间的连接权重,以优化网络性能,实现对复杂输入-输出关系的学习和预测。这种算法在模式识别、函数逼近、系统辨识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