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CMM_V1.1: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中文版

需积分: 9 6 下载量 16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6 收藏 6.12MB DOC 举报
"SW-CMM_V1.1_chinese文档是关于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Software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简称SW-CMM)的第一个中文版本,它由一系列专家共同研发完成,旨在帮助组织提升软件开发过程的成熟度和质量。" SW-CMM是一个评估和改进软件开发组织过程能力的标准模型,其核心目标是通过分阶段的方式,指导组织从不成熟的、随机的过程管理逐步过渡到成熟、可预测的、高效的过程。V1.1版本是CMM模型的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由Mark Paulk等人主要负责编写。 模型本身基于Watts Humphrey的软件过程计划,经历了多次修改和讨论,涉及多个领域的专家,如Joe Besselman、Marilyn Bush等人的贡献。此模型的制定不仅考虑了技术层面,也涵盖了行政管理和编辑支持,确保了内容的严谨性和可读性。 SW-CMM模型的研制起始于1986年11月,由软件工程研究所(SEI)在Mitre公司的协助下启动,最初目的是为联邦政府提供一种评估软件承包商能力的工具。1987年9月,SEI发布了初步成果,随着工作的深入,逐渐发展成为了一个全面的软件过程改进框架。 该模型分为五个成熟度等级,分别是初始级、可重复级、已定义级、已管理级和优化级。每个级别代表了一组过程能力,随着级别的提高,组织在软件开发中的规范性、效率和质量控制能力都有显著提升。 1. **初始级**:软件过程通常是随意和不系统的,结果难以预测,质量不稳定。 2. **可重复级**:建立了基本的项目管理过程,可以重复以前的成功经验。 3. **已定义级**:过程已被文档化、标准化,并与整个组织的软件开发活动集成。 4. **已管理级**:采用定量方法监控和控制软件过程,能够预测性能。 5. **优化级**:持续改进过程,利用反馈数据和统计分析来系统地消除过程缺陷和提升效率。 SW-CMM V1.1版本的发布,对于中国地区的软件企业来说,意味着有了一个中文版的参考标准,有助于理解和应用这一国际认可的软件质量管理框架,推动国内软件产业的发展和过程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