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CORDIC算法在FPGA实现正余弦函数的优势分析

需积分: 10 6 下载量 8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1 收藏 273KB PDF 举报
"基于CORDIC算法的正余弦函数FPGA实现 (2010年),西安工程大学学报,车力,党幼云,CORDIC算法,FPGA,Altera公司,Cyclone系列芯片EP1C3T100C8,计算角度范围,运算速度,资源优化,流水线结构" 正文: CORDIC(CORDIC Coordinate Rotation on Digital Computers)算法是一种高效的数字计算方法,尤其适用于硬件实现,因为它仅依赖于简单的加法器和移位操作。这种算法最初由Volder在1959年提出,主要用于解决坐标旋转问题。在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设计中,CORDIC算法因其硬件资源利用率高、计算速度快和精度优良的特性而被广泛应用。 传统的CORDIC算法基于迭代原理,通过一系列固定角度(通常是二的负幂)的连续旋转来逼近目标角度。每次迭代,算法都会根据当前角度误差调整向量的方向,直到达到所需的精度。在正余弦函数的计算中,这个过程可以用来逼近不同角度下的正弦或余弦值,无需借助复杂的乘法或除法运算,大大减少了硬件资源的消耗。 文章中提到的改进算法在传统CORDIC算法基础上进行了优化,主要目标是扩大旋转角度范围、减少ROM存储需求并提高运算速度。通过在MATLAB中建立模型进行验证,作者车力和党幼云证明了改进算法的有效性。在不影响数据精度的前提下,他们成功地扩展了可计算的角度范围,这意味着算法能处理更广泛的输入角度,这对于许多应用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 此外,改进后的算法还减少了所需的ROM存储空间,这是通过优化算法结构和数据处理流程实现的。更少的存储需求意味着FPGA的内部存储资源可以用于其他更重要的计算任务,提高了整个系统的效率。 在Altera公司的Cyclone系列芯片EP1C3T100C8上实现的仿真结果显示,改进的CORDIC算法相比于传统算法具有显著优势:更大的计算角度范围、更高的运算速度以及更低的资源消耗。这一成果对于FPGA上的数字信号处理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这些特性直接关系到系统的性能和成本效益。 论文中还提到了流水线结构的应用,这是一种优化技术,它允许多个运算阶段并行进行,从而提高整体处理速度。通过流水线化CORDIC算法,可以在每个时钟周期内完成更多的计算步骤,显著提升了系统吞吐量。 这篇论文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改进CORDIC算法来优化FPGA上的正余弦函数计算,提供了实际的设计优化方法和部分程序代码,为FPGA设计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工具,以实现更高效、资源利用率更高的三角函数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