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绒纤维鉴定与含量分析:靶向蛋白质组技术的应用

0 下载量 17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4 收藏 872KB PDF 举报
"基于发展靶向蛋白质组技术的羊绒纤维组成鉴定及含量分析"这篇论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利用先进的蛋白质组学技术来鉴别和量化羊绒纤维的组成。作者杨阿芳、李珊珊等人针对羊绒与羊毛纤维在蛋白质组上的高度同源性这一难题,提出了一套全新的研究策略。 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羊绒和羊毛纤维的相似性使得传统的鉴定方法面临挑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团队采取了化学标记方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高分辨质谱(LC-MS/MS)对羊绒和羊毛纤维的蛋白质分子进行解析,从而筛选出可能的标志物。这一过程是鉴定过程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因为它能帮助研究人员识别出差异性蛋白,为后续的分析提供基础。 接下来,他们利用质谱平行反应监测(PRM)技术,这是一种新型的质谱检测技术,能够精确地追踪并定量特定的肽段。通过这种方法,研究者确定了4条羊毛肽段和2条羊绒肽段作为各自纤维的分子标志物。这些标志物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稳定性,对于区分羊绒和羊毛纤维至关重要。 最后,采用双甲基标记靶向定量方法结合PRM技术,建立了羊绒纤维含量的定量方法。通过绘制羊绒肽段标志物的定量标准曲线,可以准确测定混合纤维中的羊绒含量。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的准确度很高,羊绒含量的实测值与理论值的偏差小于15%,显示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精确性。 论文的建立的这套发现和验证分子标志物的靶向蛋白质组研究策略,不仅对于羊绒制品的质量检测提供了新的、更准确的方法,也为处理其他具有高同源性的蛋白质组样品中的生物标志物筛选提供了参考。这一工作对于提升羊绒行业的标准化检测水平,以及推动相关生物标志物研究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涉及的领域包括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特别是在分子标志物的研究上,以及生物质谱技术的应用,如双甲基标记和平行反应监测等。这项研究的成果对于蛋白质组学领域,特别是纺织材料分析和质量控制方面,都具有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