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插法创建顺序表的算法详解
需积分: 25 4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2
收藏 588KB PPT 举报
在数据结构导论的第2章线性表中,重点讲解了头插法建表算法。头插法是一种创建线性表的方法,它通过动态分配内存并逐个插入节点来构建链表。具体而言,`CreateList_L`函数接收一个指向`LinkList`类型的引用`L`和一个整数`n`,表示要插入的元素数量。首先,函数为链表的起始节点`L`分配内存,并将其`next`指针设为`NULL`。然后,循环从`n`减到1的过程中,每次为新节点`p`分配内存,读入一个整数值赋给`p->data`,并将`p`的`next`指针指向当前链表的头部`L->next`,接着更新`L->next`为新插入的节点`p`。这个过程保证了新元素按照输入的顺序插入到链表的前端。
线性表作为数据结构的一种基础形式,具有以下几个核心概念:
1. 线性结构:线性表的元素之间遵循一对一的线性关系,如同一串项链上的珠子,每个元素都有且仅有一个直接前驱和一个直接后继。
2. 元素表示:线性表由一个起始结点和一系列后续结点组成,可以用`(a1, a2, ..., an)`的形式表示,其中`ai-1`是`ai`的前驱,`ai+1`是`ai`的后继。
3. 基本特征:除了首尾结点外,每个元素都有明确的前后关系,且所有元素类型相同。
4. 线性表操作:包括初始化、求表长、取元素、查找、插入和删除等基本操作,这些操作在顺序存储结构中尤为关键。
顺序存储结构,即线性表的实现方式之一,是通过连续的内存空间存储元素,如使用数组`data[maxsize]`来存放元素,同时维护一个变量`last`记录当前元素数量(即表长)。顺序表的优点是访问速度快,因为可以通过下标直接访问元素,但插入和删除操作可能需要移动大量元素,时间复杂度较高。
总结来说,头插法建表算法是顺序结构下实现线性表的一种实用技巧,它展示了如何在编程中创建和管理线性数据结构。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和方法,对于深入理解数据结构和算法设计至关重要。
200 浏览量
381 浏览量
317 浏览量
918 浏览量
143 浏览量
154 浏览量
![](https://profile-avatar.csdnimg.cn/44256952814d4817bad1b949c8c127f4_weixin_42202595.jpg!1)
小炸毛周黑鸭
- 粉丝: 26
最新资源
- Java讯飞JDK程序:实现语音识别与语音合成
- 基于热核权重的通信信号调制与分析MATLAB例程
- Laravel 5主题管理开发详解
- 实现Java机器人移动与方向控制
- 深入自定义表格控件GridView:固定首列,滑动体验提升
- ASP.NET三层架构在线考试系统:自动评分与计时
- 小波相关性计算方法与MATLAB例程应用
- Java构建springboot办公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实现
- 探索CSS在网页设计中的应用实践
- 深入探究Laravel Blade模板引擎的强大功能
- ET2012快捷键增强版: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 Laravel Lumen微框架:构建Web应用的简洁之道
- 原生Hashmap实现在Visual C++中的速度优势
- Java日志打印工具:log4j与SLF4J的jar包解析
- C语言实现多维数组的顺序存储与基本操作
- NodeJS构建学校聊天应用项目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