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振式微光学陀螺灵敏度优化调节技术
PDF格式 | 1.37MB |
更新于2024-08-29
| 135 浏览量 | 举报
"谐振式微光学陀螺最佳灵敏度调节的研究"
本文主要探讨了谐振式微光学陀螺(Resonant Optical Gyroscope, ROG)的敏感度优化方法,这是一种利用集成光学技术构建的微型陀螺仪。谐振式微光学陀螺的工作原理基于光的共振效应,通过检测光在环形谐振腔内的频率变化来感知角速度。其基本结构包括一个光学谐振腔,该谐振腔具有高度选择性的共振频率,当陀螺体旋转时,会改变腔内光的传播路径,从而引起频率的变化。
在理论分析部分,作者介绍了采用三角波频率调制的陀螺灵敏度理论。他们以调频光谱测量原理为基础,将环形谐振腔视作具有洛伦兹型吸收谱的介质,通过数学推导揭示了在最大灵敏度条件下,输出光强与谐振腔谐振特性曲线的对应关系。这一理论分析为实现谐振式微光学陀螺的最佳灵敏度调节提供了理论支持。
为了优化陀螺系统的灵敏度,作者提出了一种新的调节方法,这种方法结合了调制与解调技术,简化了最佳灵敏度的调节过程。通过实验验证,作者展示了如何运用该方法在实际的谐振式陀螺系统中调整灵敏度,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将系统调节至最佳状态。
这一研究对于提高谐振式微光学陀螺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实际应用中,如航空航天、导航系统、机器人定位等需要高精度角速度测量的领域,这种优化的灵敏度调节方法能够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此外,文章的结论也指出,该方法对于谐振式陀螺的调试工作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技术指导。
关键词:集成光学,谐振式微光学陀螺,最佳灵敏度,调制频率
这篇研究深入研究了谐振式微光学陀螺的灵敏度调控,不仅提供了理论分析,还给出了实际操作中的解决方案,对于推动集成光学技术在微陀螺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具有积极的贡献。
相关推荐









27 浏览量

24 浏览量

weixin_38631225
- 粉丝: 5

最新资源
- ZIGEBEE聊天助手C2530: 无线通信与串口透传技术应用
- 微信小程序实现火车票查询功能
- Java数据库操作代码精粹:提高编程效率的必备技巧
- Sunday Drivers老爷车买卖平台开发解析
- 深入解析bean-parameter的正确用法技巧
- Android CircleImageView无锯齿实现方法解析
- 北邮贪心算法作业代码解析与01背包基础复习
- 《计算机系统结构》课后习题详解及答案
- Go-Quickshare:简易高效的文件共享服务器解决方案
- ViduraErandika:多技术栈开发者与电子通信学生
- EditPlus 3.41.966汉化绿色版注册码教程及资源
- Java实现图形界面理发师问题
- Go-embed:Golang静态资源嵌入新技术介绍
- C语言项目实战:Type-racer游戏开发
- C++编程学习:精选必备书籍推荐
- LED彩灯程序设计教程:循环应用与动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