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合适的资源?快使用搜索试试~ 我知道了~
首页基于FPGA全彩LED显示屏的扫描控制器设计
基于FPGA全彩LED显示屏的扫描控制器设计
212 浏览量
更新于2023-05-27
评论
收藏 219KB PDF 举报
介绍了一种以FPGA 可编程逻辑器件为设计平台的、采用大屏幕全彩LED 显示屏进行全彩灰度图像显示的扫描控制器实现方案。经过对“19 场扫描”理论灰度实现原理的分析,针对采用该方法实现的全彩LED 显示屏刷新频率受串行移位时钟限制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新式的实现高阶灰度显示的逐位点亮控制方法,在进行FPGA 电路设计中采用单独的计数器来控制屏幕的刷新频率,使全彩LED 显示屏的设计在L ED 的发光效率和刷新率之间的调整更加灵活。最后,根据大屏幕全彩LED 显示屏的设计要求,结合本文讨论的灰度控制方法,给出了FPGA 屏体扫描控制器的内部电路实现结构框架。
资源详情
资源评论
资源推荐

基于基于FPGA全彩全彩LED显示屏的扫描控制器设计显示屏的扫描控制器设计
介绍了一种以FPGA 可编程逻辑器件为设计平台的、采用大屏幕全彩LED 显示屏进行全彩灰度图像显示的扫描
控制器实现方案。经过对“19 场扫描”理论灰度实现原理的分析,针对采用该方法实现的全彩LED 显示屏刷新频
率受串行移位时钟限制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新式的实现高阶灰度显示的逐位点亮控制方法,在进行FPGA 电路
设计中采用单独的计数器来控制屏幕的刷新频率,使全彩LED 显示屏的设计在L ED 的发光效率和刷新率之间的
调整更加灵活。最后,根据大屏幕全彩LED 显示屏的设计要求,结合本文讨论的灰度控制方法,给出了FPGA
屏体扫描控制器的内部电路实现结构框架。
1 、引言、引言
作为大型平板显示设备的一种,
由于LED 的发光亮度与扫描周期内的发光时间近似成正比,所以灰度等级的实现通常是由控制LED 的发光时间与扫描周
期的比值,即采用调节占空比来实现的。全彩LED 显示屏一般采用逐位点亮的扫描方式实现灰度图像显示。对于显示灰度级
数为8 位的LED 显示屏,一般采用“19场扫描”原理来实现256 级灰度显示。L ED显示屏的显示数据更新一般采用串行输出方
式,如采用595 进行设计的静态LED 全彩显示屏,根据“19 场扫描”原理,对于分辨率等规格确定的屏体,当串行移位时钟确
定时,显示屏的刷新频率和LED 的发光效率(一个扫描周期内,LED的最长点亮时间所占的比例) 也就被确定。本文提出了一种
新的逐位点亮扫描方式,该方式对典型的“19场扫描”方式进行了改进,可以在串行移位时钟确定的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对刷
新率和发光效率进行调节,从而提高了产品根据实际的应用环境和客户要求进行设计的灵活性。
2 、逐位点亮的灰度实现算法设计、逐位点亮的灰度实现算法设计
以8 位“19场扫描”理论为例,所谓逐位点亮,即从一个字节数据中依次从低位到高位或者从高位到低位提取出一位数据,
分8 次点亮对应的像素,每一位对应的点亮时间与关断时间的占空比不同。如果点亮时间从低位到高位依次倍增,则合成的点
亮时间将会有256 种组合。定义D0 位对应的点亮时间加上关断时间为一个时间单位,设为T ,可得表1 所示各位的点亮与关
断时间。
表1 “19场扫描”显示时各位的点亮与关断时间
在实际设计中, T也是对LED 显示屏进行一次串行数据更新所需要的时间。表1 所示的总时间是T 的整数倍,所以每个数
据位所占用的总时间可以通过刷新一次屏幕数据来进行定时。在进行
η =6 点亮时间6 总时间≈ 16 T19 T≈ 84 % (1)由灰度显示的原理可以知道,能否实现灰度显示,决定于各个数据位的点亮
时间从低位到高位是否以2 的倍数递增,而关断时间的长短只会影响发光效率的大小。在进行系统设计时,使用了8~10 位的
非线性灰度校正,因此需要实现10位灰度扫描控制。定义“t”为点亮时间的一个时间单位,则可得表2 所示的时间分配。如果定
义数据为“1”有效(点亮) “, 0”无效(熄灭) ,当输入数据从000H 到3FFH 变化时,点亮时间在0t~1 023t 变化,而亮度控制总时
间则保持不变,从而实现了10 位占空比控制,采用这种灰度控制方法可以实现1 024 级的灰度显示。与“19 场扫描”原理不
同,本文控制点亮的时间不是通过屏幕刷新来实现,而是采用单独的计数器来进行计时控制的。
表2 逐位点亮控制中各位数据点亮时间分配表

















安全验证
文档复制为VIP权益,开通VIP直接复制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