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合适的资源?快使用搜索试试~ 我知道了~
首页随动系统课设设计随动系统课设设计随动系统课设设计
随动系统课设设计随动系统课设设计随动系统课设设计
需积分: 9 11 下载量 99 浏览量
更新于2023-03-03
评论
收藏 6.73MB DOC 举报
随动系统课设设计随动系统课设设计随动系统课设设计随动系统课设设计随动系统课设设计随动系统随动系统课设设计课设设计随动系统课设设计随动系统课设设计随动系统课设设计随动系统课设设计随动系统课设设计随动系统课设设计随动系统课设设计随动系统课设设计随动系统课设设计随动系统课设设计随动系统课设设计随动系统课设设计随动系统课设设计随动系统课设设计随动系统课设设计随动系统课设设计随动系统课设设计随动系统课设设计随动系统课设设计随动系统课设设计随动系统课设设计随动系统课设设计随动系统课设设计随动系统课设设计随动系统课设设计
资源详情
资源评论
资源推荐

课程设计说明书
NO.1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既有助于巩固同学们所学专业知识、培养独立设计能力、提高综
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以直流调速为代表的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原理、基本概念
和分析方法,并具备构造、调试和工程设计自动控制系统的能力。本次课程设计把自
整角机检测位移量的系统作为典型来研究和讨论位置随动系统的数学模型,系统特
征,稳态以及误差分析和动态校正。掌握位置随动系统的工作原理与工程设计方法。
通过课程设计实践,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综合运用能力,同时也有助于为以后
的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2. 位置随动系统的介绍
2.1.随动系统简介
伺服系统是自动控制系统的一个分支,又称随动系统。他是伴随电的应用而发展
起 来 的 , 最 早 出 现 于 20 世 纪 初 。 1934 年 第 一 次 出 了 伺 服 机 构
(servomechanism)这个词,随着自动控制论的发展,到 20 世纪中期,伺服系统
的理论与实践均趋于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近几十年来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特
别是伴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进步,私服技术更是如虎添翼。它的应用
几乎遍布社会各个领域。
2.2.位置随动系统的定义
位置随动系统:位置随动系统时应用领域非常广泛的一类系统,它的根本任务就
是实现执行机构对位置指令的准确跟踪,被控制量一般是负载的空间位移,当给定量
随机变化时,系统能使被控量准确无误的跟随并复现给定量。例如:数控机床的加工
轨迹控制和仿形机床的跟踪控制;轮船上的自动操舵装置;火炮跟踪雷达天线或电子
望远镜以瞄准目标的控制;机器人的动作控制等。(陈伯时主编.自动控制系统.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1981)。
2.3.位置随动系统的分类
(1)数字式相位控制随动系统。
(2)数字是脉冲控制随动系统。
(3)数字式编码控制随动系统。
3.自整角机位置随动系统的设计
3.1 自整角机
自整角机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用做角度的传输、指示或变换,通常将两台或多台相
同的自整角机组合起来使用。自整角机有力矩式和控制式两种,其用途不同。力矩式
自整角机用做远距离转角指示,控制式自整角机可以将转角转换成电信号。
3.2 自整角机的工作原理
自整角机的工作原理如图(1)
沈 阳 大 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NO.2
图(1) 自整角机结构原理图
自整角机具有一个单相励磁绕组及一个三相整步绕组,单相励磁绕组安置在转子
上,通过两个滑环引入交流励磁电流,励磁磁极通常做成隐极式(图中为了表示方便
画成磁极),这样可使输入阻抗不随转子位置而变化。整步绕组是三相绕组,一般为
分布绕组,安置在定子上,它们彼此在空间相隔 120o,并接成丫形。
3.3 自整角机位置随动系统的组成和数学模型
由 已知,
自整角接收机输出的正弦交流电压幅值为:
式中 ——自整角接收机输出正弦电压的最大值;
——发送机机械转角;
——接收机机械转角;
且当 时, 为正值;当 时, 为负值。
自整角机位置随动系统

自整角机输出电压首先要经过相敏整流放大器鉴别角差的极性,再经过功率放大
环节将信号功率增强,以推动执行电机运转。在相敏放大器与功率放大器之间还应增
设串并联校正装置,在执行电机与负载之间应有减速器,组成较完整的自整角机位置
随动系统,使系统稳定。
3.4.自整角机位置随动系统传递函数
由自整角机输出电压的幅值: 分析输出电压的幅值与角差
成正弦函数关系,且为比例环节,放大系数:
的 区 间 里 , 可 认 为 是 一 个 恒 值 , 常 用 的 自 整 角 值 约 为
输出电压与 关系
自整角机动态结构图
沈 阳 大 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NO.3

3.5.相敏整流器的工作原理
相敏整流器电路
相敏整流器的功能是将交流电压转换为与之成正比的直流电压,并使它的极性与
输入的交流电压相位相适应。二极管相敏整流器的电路图示于图(4-a)。图中输入信
号 来自自整角机的输出,经变压器耦合,二次侧电压为 、 ,辅助电源电压
为 ,一般选择 大于 、 的最大值。
与 同相位(或经 RC 移相后同相)。当角差 时, 为正值,在电
压 和 的正半波,电容 上的电压为二者之和,即 而电容
上的电压为 与 之差,即 则相敏整流器的总输出为
在电压的负半波,则靠 的放电来维持一定的
。所以输出电压 的极性上正下负,即 为正值。
沈 阳 大 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NO.4
剩余17页未读,继续阅读


















安全验证
文档复制为VIP权益,开通VIP直接复制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