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合适的资源?快使用搜索试试~ 我知道了~
首页组态软件概念:组态软件在我国的发展及国内外主要产品介绍
组态软件概念:组态软件在我国的发展及国内外主要产品介绍

组态软件概念的详细阐述: 1、组态软件产生的背景 2、组态软件在我国的发展及国内外主要产品介绍 3、组态软件的功能特点发展方向
资源详情
资源评论
资源推荐

什么是组态软件
组态软件:一般英文简称有三种分别为 HMI/MMI/SCADA,对应全称为 Human and Machin
e Interface/Man and Machine Interface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
tion,中文翻译为:人机界面/监视控制和数据采集 软件。目前组态软件的发展迅猛,
已经扩展到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管理和控制一体化,远程诊断和维护以及在互联网上的
一系列的数据整合。
1. 组态软件产生的背景
“组态”的概念是伴随着集散型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简称 DCS)
的出现才开始被广大的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在工业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
和应用过程中,PC(包括工控机)相比以前的专用系统具有的优势日趋明显。这些优势
主要体现在:PC 技术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各种相关技术已臻成熟;由 PC 构建的工
业控制系统具有相对较低的拥有成本;PC 的软件资源和硬件资丰富,软件之间的互操作
性强;基于 PC 的控制系统易于学习和使用,可以容易地得到技术方面的支持。在 PC 技
术向工业控制领域的渗透中,组态软件占据着非常特殊而且重要的地位。
组态软件是指一些
数据采集与过程控制
的专用软件,它们是在自动控制系统监控层
一级的软件平台和开发环境,使用灵活的组态方式,为用户提供快速构建工业自动控制
系统监控功能的、通用层次的软件工具。组态软件应该能支持各种工控设备和常见的通
信协议,并且通常应提供分布式数据管理和网络功能。对应于原有的 HMI(人机接口软
件,Human Machine Interface)的概念,组态软件应该是一个使用户能快速建立自己
的 HMI 的软件工具,或开发环境。在组态软件出现之前,工控领域的用户通过手工或委
托第三方编写 HMI 应用,开发时间长,效率低,可靠性差;或者购买专用的工控系统,
通常是封闭的系统,选择余地小,往往不能满足需求,很难与外界进行数据交互,升级
和增加功能都受到严重的限制。组态软件的出现,把用户从这些困境中解脱出来,可以
利用组态软件的功能,构建一套最适合自己的应用系统。随着它的快速发展,实时数据
库、实时控制、SCADA、通讯及联网、开放数据接口、对 I/O 设备的广泛支持已经成为
它的主要内容,随着技术的发展,监控组态软件将会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
2. 组态软件在我国的
发展及国内外主要产品介绍
组态软件产品于 80 年代初出现,并在 80 年代末期进入我国。但在 90 年代中期之
前,组态软件在我国的应用并不普及。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①国内用户还缺乏对组态软件的认识,项目中没有组态软件的预算,或宁愿投入人力物
力针对具体项目做长周期的繁冗的上位机的编程开发,而不采用组态软件;
②在很长时间里,国内用户的软件意识还不强,面对价格不菲的进口软件(早期的组态
软件多为国外厂家开发),很少有用户愿意去购买正版。


















安全验证
文档复制为VIP权益,开通VIP直接复制

评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