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公认的局域网权威,IEEE 802 工作组建立的标准在过去二十年内在局域网领
域内独领风骚。这些协议包括了 802.3 Ethernet 协议、802.5 Token Ring 协议、
802.3z 100BASE-T 快速以太网协议。在 1997 年,经过了 7 年的工作以后,IEEE
发布了 802.11 协议,这也是在无线局域网领域内的第一个国际上被认可的协议。在
1999 年 9 月,他们又提出了 802.11b"High Rate"协议,用来对 802.11 协议进行
补充,802.11b 在 802.11 的 1Mbps 和 2Mbps 速率下又增加了 5.5Mbps 和
11Mbps 两个新的网络吞吐速率,后来又演进到 802.11g 的 54Mbps,直至今日
802.11n 的 108Mbps。
利用 802.11b,移动用户能够获得同 Ethernet 一样的性能、网络吞吐率、可用
性。这个基于标准的技术使得管理员可以根据环境选择合适的局域网技术来构造自己
的网络,满足他们的商业用户和其他用户的需求。
和其他 IEEE 802 标准一样,802.11 协议主要工作在 ISO 协议的最低两层上,也
就是物理层和数字链路层(见图 1)。任何局域网的应用程序、网络操作系统或者像
TCP/IP、Novell NetWare 都能够在 802.11 协议上兼容运行,就像他们运行在
802.3 Ethernet 上一样。
802.11b 的基本结构、特性和服务都在 802.11 标准中进行了定义,802.11b 协
议主要在物理层上进行了一些改动,加入了高速数字传输的特性和连接的稳定性。
802.11 工作方式
802.11 定义了两种类型的设备,一种是无线站,通常是通过一台 PC 机器加上一
块无线网络接口卡构成的,另一个称为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 AP),它的作用是
提供无线和有线网络之间的桥接。一个无线接入点通常由一个无线输出口和一个有线
的网络接口(802.3 接口)构成,桥接软件符合 802.1d 桥接协议。接入点就像是无线网
络的一个无线基站,将多个无线的接入站聚合到有线的网络上。无线的终端可以是
评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