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WAN技术架构演变:从叠加到云端的探索

5星 · 超过95%的资源 21 下载量 168 浏览量 更新于2023-03-03 收藏 596KB PDF 举报
SD-WAN技术架构的发展和演进是中国IT行业近年来的一个重要议题,特别是在2018年后随着市场的兴起。最初,有人将SD-WAN比喻为SDN与WAN的结合,试图借鉴SDN(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软件定义网络)的灵活性来改善传统的广域网(WAN)性能。然而,SDN技术如ATM/MPOA的早期尝试由于技术难题,如复杂的信元技术和过于依赖控制层面导致性能瓶颈和可靠性问题,未能广泛应用。 SD-WAN技术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统一的网络管理方式,解决企业网络扩展和优化的挑战。在技术架构方面,根据作者的观察和分析,市场上的SD-WAN产品主要可以分为四种技术架构: 1. 叠加架构(On-Prem-Overlay):这是最早的SD-WAN架构,适用于中小企业的快速部署。这种架构通常包括一个云端或总部的SD-WAN控制器,通过互联网管理分布式的边缘设备(CPE,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CPE在分支办公室部署,与云端控制器相连,实现数据的overlay传输,保持与现有网络的兼容性。 2. 云端架构:这种架构将控制器移至云端,能够实现全网的集中管理和控制,但可能对网络带宽需求较高。 3. 整合架构:强调将SD-WAN功能融入到现有的网络设备中,如路由器或交换机,减少外部设备的依赖,提高集成度。 4. 原生架构:这是针对高度定制化需求的解决方案,可能涉及硬件的深度定制,旨在提供更低的延迟和更高的性能。 尽管SD-WAN的概念在2014年的ONUG会议上被提出,但由于缺乏统一标准,市场上各厂商的产品差异较大。这使得理解和选择合适的SD-WAN方案成为一个挑战。作者的报告通过对市场主流技术的分析,希望能为用户在讨论SD-WAN技术架构时提供一个基本的理解框架。 总结来说,SD-WAN技术的发展旨在简化网络管理,提升效率,而其架构的选择取决于企业的具体需求、网络规模以及对成本和性能的要求。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进步,SD-WAN市场将继续演变,技术成熟度和标准化程度有望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