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合适的资源?快使用搜索试试~ 我知道了~
首页2017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论文展示(A053).pdf
2017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论文展示(A053).pdf
需积分: 38 500 浏览量
更新于2023-05-30
评论 1
收藏 1.37MB PDF 举报
2017数学建模国赛A题一等奖论文原文,几篇一等奖论文各有特点,表述清晰,值得学习借鉴。连续题是数学建模中的基本类型,该建模题目比较有研究价值。
资源详情
资源评论
资源推荐

1
平行束 CT 系统的参数标定及成像
摘要
CT 系统是利用 X 射线等线束对人体或样品进行扫描,根据被扫瞄样品的吸
收特性进行断层成像,被广泛应用于医学与工业领域。CT 系统安装时往往会产
生误差,本文研究的是平行束 CT 系统的参数标定及成像问题。
针对问题一,首先研究了探测器之间的距离,利用小圆在各个方向投影的
不变性,从附件二数据中总结出了小圆投影的三种典型情况,建立了探测器间
距与小圆直径的不等关系式,在最大误差不超过 1.57%的情况下,取探测器间
距为。其次研究了发射-接收系统与标定模板之间的相对运动。假设
发射-接收系统固定不动,选取小圆模板为研究对象,运用微元法,建立了运动
微分方程,求解得到小圆模板相对探测器平面的运动方程。根据椭圆模板的特
性以及微分方程的变化率,从附件二数据中选取了 3 个特殊点:椭圆长轴、短
轴方向以及变化率最低点,代入上述方程中求解出未知参数,由此解得旋转中
心相对于小圆模板的位置。以托盘几何中心为原点建立一个绝对坐标系,求解
得到的旋转中心在绝对坐标系的坐标为( )。之后利用寻找极
值与 prewitt 算子提取边缘的方法,提取出了 180 个小圆的位置,代入方程中
解得相应的旋转方向,范围为。最后,利用问题二的模型
对附件二进行图像重建,以此对标定参数进行再次修正,最终将旋转中心坐标
修正为( ),旋转方向范围修正为。
针对问题二、三,首先利用第一问所求的旋转中心点的坐标,建立了投影
直角坐标系和投影极坐标系。利用滤波反变换方法,对原图进行了重建,利用
傅立叶变换和卷积滤波处理,消除了星型伪影的影响,利用线性插值和邻近插
值解决了坐标系间离散值转换的难题,利用双线性插值将图形放缩到
规模的图像,由此得到了重建的原图;再将重建的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得到
类似于附件 1 的分布矩阵,并单独给出如椭圆中心点等特征点的位置信息,更
好标定位置。最后,将图像重建算法视为黑箱系统,研究附件二的输入数据与
输出图像灰度值的关系,以附件一为“吸收率”的基准,得出将原始数据作二
倍增益处理后,输出图像的灰度值与吸收率实现统一的规律。据此规律,将附
件 3 和附件 5 原始数据二倍增益处理后,进行图像重建,即得到吸收率。
针对问题四,首先对问题一的求解进行了误差分析,椭圆自身的特性限制
了求解精度的进一步提高。在保留小圆标定模板的基础上,本文设计了正方形
以及正六边形两种新型标定模板,可以在多个方向找到特征值,从而建立出超
定方程组,从而减小提取特征点的误差影响。如有相应的实验数据,可用遗传
算法等智能搜索算法进行寻优求解。
最后,我们对修正后的旋转中心坐标进行了检验。发现修正后的旋转中心
在探测器平面上的投影与探测器平面中心仅有的误差,几乎重合,这
个结论支持了本文的模型和结果。同时也求解出探测器平面在安装时相对于托
盘几何中心存在的误差。
关键词 CT 系统 平行束 参数标定 滤波反投影 标定模板

2
一 问题重述
CT系统就一种利用X光,对物体的进行扫描,并根据物质对x光的吸收性不
同而产生一维投影,并通过反radon变换生成原二维图像,以此来达到对内部结
构进行重构的目的,本文所用CT机为平行X光照射,在对侧的相对位置接收器接
收穿过后的X光数据,形成一维radon投射,并绕一中心进行旋转成像,将180组
512个参测器的数据进行反向radon变换,形成原图信息。
由于制造工艺的限制,CT机往往存在各种误差,如安装误差,旋转中心误
差等,使得重构图像的数据偏差较大,因此提出以下问题:
(1)在如图所示的模板中,通过CT机投影得到的数据为附件2。附件1就是
该图在方形托盘上的排布,并且该值就是模板物质吸收强度的真实反映,因此,
命名为吸收率。请根据以上信息,求得旋转中心,并求得其位置信息,以及探
测器的旋转角度的信息。 。
(2) 附件3就是一组CT投影数据,请利用已知信息,求出其形状、位置及
吸收率信息,将图3所给的10个特殊点的对应的吸收率求出。
(3) 附件5也是一组CT投影数据,请将形状、位置、吸收率求出,也将上
述10个特殊点对应的吸收率求出。
(4) 分析问题一中求解精度,并根据所得结论,自主设计新的模板,并分
析精度。
(a) CT系统示意图 (b) 模板示意图 (c) 10个位置示意图
图1 题目给出的三个示意图

3
二 模型假设
1、忽略 X 射线在待测物体中的折射、衍射等现象,假设其均按照直线传播
且相邻两源-接收器不互相影响;
2、假设所给的标定模板是标准椭圆和圆;
3、假设源-接收器运动仅限于水平面,忽略垂直面抖动造成误差;
4、假设探测器每次转动的度数为 1 度。
5、假设(2)(3)问中所给的附件数据均是在与(1)中完全相同的条件
下测得;
三 符号说明
符号
意义
备注
标定模板中小圆直径
mm
探测器单元之间的距离
mm
探测器坐标系中平行探测器排列方向
分度值为探
测器个数
y 坐标微元
探测器坐标系中垂直探测器排列方向
小圆到旋转中心的距离
单位为探测
器个数
小圆-旋转中心连线与水平方向夹角
度
小圆-旋转中心连线转过角度
度
待测物体二维分布函数
重建得待测物体二维分布函数
二维平面内的一条直线 L 与 Y 轴夹角
原点到 L 的垂线距离
实际的射线投影

4
四 问题分析
4.1 问题一的分析
问题一是为了标定 CT 系统的安装误差,CT 系统在安装时,理想状态是使
通过旋转中心的平行光束垂直于探测器平面,且垂足位于探测器平面中心。本
问题研究 CT 系统的旋转中心相对于正方形托盘中心的误差。考虑到椭圆相对旋
转中心的运动不明显,会增大建模的误差,因此可以研究圆形模板与发射—接
收系统的相对运动,假定发射—接收系统固定不动,圆形模板绕发射—接收系
统顺时针转动,以第一个探测器为坐标原点,建立了一个探测器坐标系,利用
微元法,建立了圆形模板圆心在探测器坐标系里的相对运动微分方程。为了求
解方程中的参数,我们对附件二中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选取了三个特征点,
分别为平行光束沿椭圆模板短轴和长轴的方向,以及变化率最小的点,将三个
点的数据带入微分方程,可以解得微分方程中的三个参数,既而得到了旋转中
心与圆形模板的距离,以及两者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则可以确定了旋转中
心的位置。最后,我们利用在限制窗口内寻找极值和利用 prewitt 算子提取边
界点的方法,从附件二数据中提取了小圆的 180 个圆心点,将其带入小圆圆心
的方程中,得到了 CT 系统使用的 X 射线的 180 个方向。
4.2 问题二、三的分析
问题二是为了在得知旋转中心情况下,将附件 3 的 CT 投影数据,经滤波反
雷登变换,将原二维图像进行重建,并表示出该图像在托盘中的位置和吸收率
等信息。首先利用第一问以求得的旋转中心建立投影直角坐标系和投影极坐标
系。在反投影重建的过程中,容易受到低频杂波的影响,使得重建的图像不清
晰,因此,我们采用滤波反投影重建方法,将运用傅立叶变换,卷积滤波,傅
立叶切片定理等知识,将 180 角度的投影再二维频率域重组,经过二维反傅立
叶变换和插值运算,将图像的矩阵重建,最后,利用二维线性插值,将图像矩
阵规模缩放为 ,由此,就得到了重建图像,并且每一个像素点的位置
就是原图在托盘中的位置,为了更为方便的表示位置,我们将图中 6 个椭圆的
中心在绝对坐标系下的单位为毫米的坐标值。在吸收率的计算过程中,我们利
用黑箱理论分析附件 1 和附件 2 的关系,得到了 CT 投影矩阵与原图吸收率之间
的关系,求解出附件 3 重建的图像中每个点的吸收率。
由于问题三和问题二属于同一类问题,在此不再赘述。
4.3 问题四的分析
要设计新的标定模板,首先要分析问题一中标定参数的误差来源。问题一
中标定参数是通过选取特殊点,带入方程中求解得到。由于探测器接收的数据
是离散的,选取特殊点时会不可避免的产生误差,而受限于椭圆模板的自身特

5
性,问题一求解时最多选取 3 个特殊点,因此无法进一步提高求解的精度以及
对结果进行验证。针对这个问题,可以考虑选用正多边形的标定模版,多边形
边数越多,可选择的特殊点就会越多,但同时也会影响实验数据的精确度,因
此要综合考虑,确定新的多边形模板。
五 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5.1 问题一模型的建立
(1)探测器之间的距离
利用圆形模板在任何方向上的投影不变的特性,从附件二中的数据可以很
分析得到,小圆的直径在不同角度上的投影可以分为 3 种情况,我们选取了第
1、6 和 11 列的数据,此时小圆的投影是与椭圆投影分离的,这 3 组数据可以
代表小圆在不同角度的投影情况:
(a) (b) (c)
图 2 小圆在不同方向的投影情况
其中,(a)图有 29 个探测器接收到信号,且明显不对称,说明中心线不
过圆心;(b)图也有 29 个探测器接收到信号,且成近似对称,我们可以近似
认为中心线过圆心;(c)图只有 28 个探测器接收到信号,且成近似对称。根
据以上这三种情况,可以研究小圆直径 D 与探测器之间距离的关系。
先研究特殊的情况,(b)图:
(a) (b) (c)
图 3 小圆直径 D 与探测器之间距离的 3 种关系
当处于(a)情况,此时图像显然不对称,但不失一般性,考虑 29 号射线
无限接近于相切,可得到不等式:
剩余30页未读,继续阅读











安全验证
文档复制为VIP权益,开通VIP直接复制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