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合适的资源?快使用搜索试试~ 我知道了~
首页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SQL数据库)
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SQL数据库)

在计算机日益普及的今天,对个人而言若采用一套行之有效的图书管理系统来管理自己的书籍,会方便许多。对图书管理部门而言,以前单一的手工检索已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往往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却得不到高效的管理效率。为了便于图书资料的管理需要有效的图书管理软件,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方便工作人员对它的操作,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做到高效、智能化管理,达到提高图书借阅信息管理效率的目的。采用数据库技术生成的图书馆借阅管理系统将会极大地方便借阅者并简化图书馆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劳动,使工作人员从繁忙、复杂的工作进入到一个简单、高效的工作中 关键字:图书借阅;人员管理;图书维护。
资源详情
资源评论
资源推荐

摘 要
在计算机日益普及的今天,对个人而言若采用一套行之有效的图书管理系统
来管理自己的书籍,会方便许多。对图书管理部门而言,以前单一的手工检索已
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往往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却得不到高效的管理效率
为了便于图书资料的管理需要有效的图书管理软件,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方
便工作人员对它的操作,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做到高效、智能化管理,达到
提高图书借阅信息管理效率的目的。采用数据库技术生成的图书馆借阅管理系统
将会极大地方便借阅者并简化图书馆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劳动,使工作人员从
繁忙、复杂的工作进入到一个简单、高效的工作中
关键字:图书借阅;人员管理;图书维护。

目录
1.引言.................................................................................................................................. 1
2. 需求分析阶段..................................................................................................................... 2
2.1 引言.................................................................................................................................. 2
2.2 需求分析阶段的目标与任务............................................................................................ 2
2.2.1处理对象........................................................................................................... 2
2.2.2处理功能及要求............................................................................................... 3
2.2.3.安全性和完整性要求....................................................................................... 3
2.3 需求分析阶段成果........................................................................................................... 4
2.3.1 体会与收获...................................................................................................... 4
2.3.4 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字典................................................................................... 4
3 概念设计阶段...................................................................................................................... 7
3.1 引言.................................................................................................................................. 7
3.2 任务与目标................................................................................................................ 8
3.3 阶段结果.......................................................................................................................... 8
4.逻辑设计阶段................................................................................................................. 10
4.1逻辑设计的任务和目标................................................................................................... 10
4.2数据组织......................................................................................................................... 10
4.2.1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 10
4.2.2模型优化......................................................................................................... 11
4.2.3数据库模式定义.............................................................................................. 11
5.物理设计阶段................................................................................................................. 14
6.数据库实施阶段............................................................................................................. 15
6.1建立数据库、数据表、视图、索引................................................................................ 15
6.1.1 建立数据库.................................................................................................... 15
6.1.2 建立数据表.................................................................................................... 15
6.1.3 建立视图........................................................................................................ 17
6.1.4 建立索引........................................................................................................ 18
6.2 应用举例........................................................................................................................ 18
7.结束语............................................................................................................................ 22
参考文献.............................................................................................................................. 24

1.引言
随着社会信息量的与日俱增,职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人更关注知
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作为信息存储的主要媒体之一图书,数量、规模比以往
任何时候都大的多,不论个人还是图书管理部门都需要使用方便而有效的方式来
管理自己的书籍。
在计算机日益普及的今天,对个人而言若采用一套行之有效的图书管理系统
来管理自己的书籍,会方便许多。对图书管理部门而言,以前单一的手工检索已
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为了便于图书资料的管理需要有效的图书管理软件。对于
日益扩大的图书馆,查找特定的书目总是借阅者或工作人员劳神费力,有时还没
有结果。因此往往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却得不到高效的管理效率。为了缩
短借阅者的等待时间,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方便工作人员对它的操作,提高
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做到高效、智能化管理,从而达到提高图书借阅信息管理效
率的目的,采用数据库技术生成的图书馆借阅管理系统将会极大地方便借阅者并
简化图书馆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劳动,使工作人员从繁忙、复杂的工作进入到
一个简单、高效的工作中。
本文以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管理系统开发过程为背景,全文分为目录、需求
分析、概要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以及系统的实现等全过程。在程序设计
与调试上采用了自上而下,逐步细化,逐步完善的原则。采用结构化的功能模块
设计系统功能,可读性好,易于扩充。基本功能全面,系统可读性好,易于维护
更新,安全性好。
-1-

2. 需求分析阶段
2.1 引言
进行系统设计,首先要对系统的现状进行分析。根据系统的目标、需求和功
能,制定和选择一个较好的系统方案,从而达到一个合理的优化系统。每个学校
都有图书馆,最初由于图书数量和种类较少,人工手动管理比较方便和灵活。随
着社会的发展,图书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人工手动管理会降低工作的效率,
希望建立一个图书管理系统,是为了解决人工手动管理图书信息在实践的问题,
从而达到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水平。该系统的建立不但给管理者带来了方
便,也节省了工作时间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需求分析是在于要弄清用户对开发的数据库应用系统的确切要求。数据库设
计的第一步是明确数据库的目的和如何使用,也就是说需要从数据库中得到哪些
信息。明确目的之后,就可以确定您需要保存哪些主题的信息(表),以及每个
主题需要保存哪些信息(表中字段)。
在构造系统时,首先从需求出发构造数据库表,然后再由数据库表结合需求
划分系统功能模块。这样,就把一个大的系统分解成了几个小系统。这里把系统
的层次划分为了四个部分:图书维护,人员信息管理,图书借阅管理,信息查询
能够实现以下功能:
进行新书入库、现有图书信息修改以及删除;
② 能够实现对读者基本信息的查询和编辑管理;
③ 能够进行超期罚款功能;
④ 能够进行借阅信息的查询功能;
2.2 需求分析阶段的目标与任务
2.2.1处理对象
读者信息:读者编号,姓名,性别,学号,学院,专业,年级,类型,类别
编号,
办证日期
管理员信息:管理员编号,姓名,性别,权限,登录口令,住址,电话
馆藏图书信息:图书编号,索书号,图书名称,作者,出版社,单价,摘要
关键字,副本数,分类,出版日期,状态
-2-

借阅信息:图书编号,读者编号,图书名,作者,借阅日期,归还日期,归
还日期,应还日期,罚金
借阅历史信息:图书编号,读者编号,图书名,作者,借阅日期,还书日期
罚款信息:读者编号,图书编号,图书名,作者,借阅日期,应还日期,归
还日期,罚款金额,处理状态,管理员编号
2.2.2处理功能及要求
1.能够存储一定数量的图书信息,并方便有效的进行相应的书籍数据操作和
管理,这主要包括:
1) 图书信息的录入、删除及修改。
2) 图书信息的多关键字检索查询。
3) 图书的出借、返还及超期罚款或丢失赔偿。
2.能够对一定数量的读者、管理员进行相应的信息存储与管理,这其中包
括:
1) 读者信息的登记、删除及修改。
2) 管理员信息的增加、删除及修改。
3) 读者资料的统计与查询。
3.能够提供一定的安全机制,提供数据信息授权访问,防止随意删改、查
询。
4.对查询、统计的结果能够列表显示。
2.2.3.安全性和完整性要求
1) 安全性要求
系统安全性要求体现在数据库安全性、信息安全性和系统平台的安全性等方
面。安全性先通过视图机制,不同的用户只能访问系统授权的视图,这样可提供
系统数据一定程度上的安全性,再通过分配权限、设置权限级别来区别对待不同
操作者对数据库的操作来提高数据库的安全性;系统平台的安全性体现在操作系
统的安全性、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和网络体系的安全性等方面。
2) 完整性要求
系统完整性要求系统中数据的正确性以及相容性。可通过建立主、外键,使
用check约束,或者通过使用触发器和级联更新。
-3-
剩余27页未读,继续阅读


















安全验证
文档复制为VIP权益,开通VIP直接复制

评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