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SK编码技术:提升扩频通信系统信息速率

5星 · 超过95%的资源 42 下载量 190 浏览量 更新于2023-03-03 6 收藏 199KB PDF 举报
"扩频通信系统CCSK信息调制解调算法设计,直序扩频,抗干扰,通信速率,CCSK编码解码技术,数字相关,BPSK,循环移位键控,通信类文章,课设毕设" 本文探讨了在扩频通信系统中如何平衡通信速率与抗干扰能力之间的关系,特别是针对直序扩频通信系统。这种系统虽然具有出色的抗干扰性能,但代价是通信信息速率的显著下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作者提出了基于循环移位键控(CCSK)的编码解码技术,该技术能够有效地提升扩频通信系统的通信速率。 直序扩频系统的基本原理是,N位的扩频码通常只能代表1位的信息,这导致了信息速率的大幅下降。例如,32位的扩频码在传统方法下仅能传输1/32的码速率。然而,通过CCSK编码,相同的32位扩频码可以用来表示K位信息,即实现了(N,K)编码。在32位扩频码的例子中,通过循环移位产生32种不同的扩频码,可以承载5位有效数据,从而在保持码速率不变的情况下,信息速率提升了5倍。接收端利用CCSK的相关解扩处理,能够准确地解调出5位信息。 CCSK信息调制算法设计包括两种主要实现方法:数据映射表和实时计算。数据映射表法提供较高的信息转换速率,但需要更多的硬件资源,特别适合于处理器(如DSP)软件计算。实时计算法则资源消耗较少,但处理步骤多,更适合通过FPGA设计逻辑电路来实现。 在1.1节中,作者详细阐述了通过CCSK数据映射表实现编码的过程。首先,对32位扩频码进行预处理,生成32个不同的循环移位码。每个循环移位对应一个特定的信息位,例如,通过右循环移位0次表示数据0,而右循环移位1次表示数据1,以此类推。这种方法提供了快速的信息转换,但需要为每个可能的扩频码组合创建映射表,这在资源需求上可能是个挑战。 CCSK编码解码技术是扩频通信系统中提高通信速率和优化抗干扰性能的一种创新解决方案。它结合了直序扩频的优点,同时减少了信息速率的损失,为现代通信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2010-03-30 上传
第1章 绪论 1. 1 引言 1. 2 扩频通信的基本原理 1. 2. 1 理想通信系统的带宽和S/N的互换关系 1. 2. 2 潜在抗干扰理论 1. 3 扩频通信中的基本参数 1. 4 本书的结构 参考文献 第2章 伪噪声序列 2. 1 引言 2. 2 伪噪声序列的性质及其产生 2. 2. 1 伪噪声序列的性质 2. 2. 2 伪噪声序列的相关性 2. 2. 3 伪噪声序列的部分相关 2. 3 m序列 2. 3. 1 m序列的性质 2. 3. 2 m序列相关函数的波形及功率谱 2. 3. 3 产生指定延迟的m序列及m序列的保密性研究 2. 3. 4 m序列的构造 2. 4 Gold序列及其他伪噪声码序列 2. 4. 1 Gold序列 2. 4. 2 其他伪噪声序列 参考文献 第3章 锁相环原理 3. 1 引言 3. 2 锁相环基本理论 3. 2. 1 一些基本公式 3. 2. 2 环路等效噪声带宽 3. 2. 3 数字锁相环的基本理论 参考文献 第4章 数字下变频器 4. 1 引言 4. 2 扩频通信中ADC参数的选择 4. 2. 1 ADC量化效应 4. 2. 2 数的表示法及其在量化中的影响 4. 2. 3 量化bit数的性能分析 4. 2. 4 在DDC中ADC的选择原则 4. 3 DDC的有效实现结构 4. 3. 1 数字混频器原理 4. 3. 2 同相 I 和正交 Q 的DDC实现结构 4. 4 DDC的多速率采样处理 4. 4. 1 整数M倍抽取 4. 4. 2 CIC滤波器 4. 5 采用CORDIC算法实现DDC 4. 5. 1 CORDIC运算器原理 4. 5. 2 CORDIC的VLSI结构 参考文献 第5章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 5. 1 引言 5. 2 DDFS原理及其性能分析 5. 2. 1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的工作原理 5. 2. 2 DDFS的杂散来源及其分布特性 5. 2. 3 改善DDFS杂散输出频谱的几种方法 5. 2. 4 DDFS的VLSI结构 5. 3 基于Galois域的数字控制振荡器 NCO 5. 3. 1 数字控制振荡器的数学原理 5. 3. 2 Galois域NCO的VLSI结构 参考文献 第6章 数字抑制载波跟踪环 6. 1 引言 6. 2 几种经典的载波跟踪环 6. 2. 1 抑制载波跟踪环的结构形式 6. 2. 2 松尾环的QPSK解调 6. 2. 3 16QAM解调环 6. 2. 4 通用载波恢复环 6. 3 数字Costas环的设计 6. 3. 1 数字Costas环的功能部件及参数设计 6. 3. 2 数字Costas环的VLSI结构 参考文献 第7章 扩频码序列的捕获 7. 1 引言 7. 2 统计随机信号检测理论的简单回顾 7. 2. 1 Bayes和Neyman Pearon假设检验 7. 2. 2 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下对无衰落信号的非相干接收 7. 2. 3 吸收式Mark. v链和锁定检测理论 7. 3 几种典型的PN码捕获算法 7. 3. 1 相干扩频通信的PN码捕获算法 7. 3. 2 非相干扩频通信的PN码并行捕获算法 7. 3. 3 减少剩余码相位偏移效应的PN码捕获算法 7. 4 数字非相干混合并行捕获的VLSI结构 7. 4. 1 非相干混合并行捕获算法 7. 4. 2 非相干混合并行捕获算法映射至VLSI结构 7. 5 PN码捕获系统的自适应门限算法 7. 5. 1 单个数据样本的门限计算 7. 5. 2 基于窗口计数器的自适应门限算法 7. 5. 3 利用瞬时标定功率的自适应门限算法 参考文献 第8章 数字延迟锁定跟踪环 8. 1 引言 8. 2 DLL基本原理 8. 2. 1 全时间非相干DLL跟踪 8. 2. 2 单△型抖动环 TDL 跟踪 8. 3 关于PN码跟踪环性能的采样和量化效应分析 8. 3. 1 非等量采样 8. 3. 2 码跟踪环 8. 3. 3 环路分析 8. 4 抗多径效应的PN码跟踪算法 8. 4. 1 算法的系统描述 8. 4. 2 优化滤波器的加权 8. 5 数字非相干双△△DLL跟踪算法及VLSI结构 8. 5. 1 非相干双△DLL跟踪算法描述 8. 5. 2 环路参数设计及部分单元部件的VLSI结构 8. 5. 3 数字式非相干双△DLL的VLSI结构 8. 6 窄相关DLL原理及性能 8. 6. 1 窄相关DLL原理 8. 6. 2 窄相关DLL的统计特性分析 8. 6. 3 多径误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