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合适的资源?快使用搜索试试~ 我知道了~
首页IP tcp UDP协议详解
资源详情
资源评论
资源推荐

例题/案例
IP
数据报的格式
TCP
报文的格式
UDP
数据报的格式
1.IP 数据报的格式
IP 数据报是 IP 协议的基本处理单元,格式见下图:IP 数据报=首
部+数据
1. 首部中的固定部分(20B)
(1) 版本(4bit)
定义 IP 协议的版本。通信双方所使用的版本必须一致,目前 IP
协议的版本是 4,不久的将来,版本 6 将取代版本 4。
(2) 首部长度(4bit)
定义 IP 数据报首部以 4B 计算的总长度。取值范围为[5,15]。
(3) 服务类型(8bit)
定义路由器应如何处理此 IP 数据报。
优先级(3bit):定义 IP 数据报的优先级,当路由器出现阻塞

时,会先丢弃优先级低的 IP 数据报。(此功能目前未使用)
D(Delay):为 1 表示要求低延迟
T(Throughput):为 1 表示要求高吞吐量
R(Reliability):为 1 表示要求高可靠性
C(Cost):为 1 表示要求低费用
【提示】四个标志位中只能有一个为 1,否则路由器无法工作。
(4) 总长度(16bit)
定义整个 IP 数据报的长度(首部+数据),单位为字节(B)。
(5) 分片
如果 IP 数据报大于具体网络的数据帧,此时需要分片。分片要
用到下列字段:
标识(16bit):用于标识不同的 IP 数据报,同一 IP 数据报的
所有分片具有相同的标识。
标志(3bit):前 2bit 有意义。DF(Don’t Fragment)字
段,DF=1 不允许分片,DF=0 允许分片;MF (More
Fragment)字段,MF=1 表示后面还有分片,MF=0 表示是最后
一个分片。
片偏移(13bit):表示本分片在 IP 数据报中的相对位置,以
8B 为度量单位。
(6) 寿命(生存时间:8bit)
IP 数据报在通过 Internet 时所具有的寿命。发送时存入一个
数,每经过一个路由器将此数减 1,为 0 时丢弃。用于防止 IP 数据
报无休止地传输或限制 IP 数据报的行程(为 1 限制在本网络内)。
(7) 协议(8bit)
定义使用 IP 服务的高层协议,以便目的主机的 IP 层上交数据。
例如:UDP(17)、TCP(6)、ICMP(1)等。
(8) 首部校验和(16bit)
不采用 CRC 校验码。
编码算法:将本字段设置为 0,对首部的数据按 16 bit 进行相

加,结果取反,得到的就是校验和。
校验算法:将收到的 IP 数据报首部按 16 bit 进行相加,如结果为
全 1,则正确;否则丢弃。
(9) 地址
源 IP 地址(4B)和目的 IP 地址(4B)。
2. 首部中的可变部分(≤40B)
选项字段,用于网络的测试、排错和安全等措施。
(1) 格式 见下图:
代码(8bit):有复制、类(选项的用途)和数(选项的类
型),解释见上图。
长度(8bit):选项的总长度,包括代码字段和长度字段本身。
数据(可变):选项所需的数据。
(2) 选项 目前仅使用了 6 种选项,见下图:
剩余1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安全验证
文档复制为VIP权益,开通VIP直接复制

评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