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合适的资源?快使用搜索试试~ 我知道了~
首页人工智能换脸犯罪的刑法规制研究.pdf
资源详情
资源评论
资源推荐

2020
年
7
月
Jul.
2020
《
齐齐哈#
$
学学
&
》
('学社会科学版
)
.
Journal
of
iqihar
niversit
(
y
Phi
Soc
Sci
)
□
法学研究
人工智能换脸犯罪的刑法规制研究
左荣昌
1
,
左师昌
2
(
1.
华东
交通
大学理工学院
,
江
西南
昌
330100
;
2.
深
圳
市育科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
公
司
,
广东
深
圳
518000
)
摘
要:人工智能换脸技术虽无善恶之分,但若滥用则将使得淫秽物品类犯罪
、
诽谤
、
造谣类犯罪
、
侵害个人生
物识别信息类犯罪的风险增加
;
这在客观上倒逼我国利用刑法中的淫秽物品牟利犯罪
、
传播淫秽物品罪
,
诽谤
罪
,
利用造谣惑众罪
、
造谣扰乱军心罪
,
侵犯信息罪等罪名
,
来对滥用换脸技术犯罪进行规制
;
并且通过反对固
化
“
隐私换便利
”
理论
、
确立用户的
“
被遗忘权
”
、
发展人工智能换脸滥用的反制技术
,
切实防范滥用人工智能换
脸技术的犯罪
。
关键词
:
人工智能;换脸技术;刑事制裁;被遗忘权;反制技术
中图分类号:
DF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2638(
2020
)07-0096-04
Challenge,
Regulation
and
Prevention
of
Criminal
Law
by
Al
Face-changing
Crime
ZUO
Rong
-
chang
,
ZUO
Shi
-
chang
(
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ast
hina
Jiaotong
niversity
,
anchang
Jiangxi
330100
,
China
;
Shenzhen
Yuke
Intellectual
Property
Agency
Co.
,
Ltd.
,
Shenzhen
518000,
China
)
:
lthough
there
is
no
distinction
bet
een
good
and
evil
in
I
face
changing
technology
,
if
it
is
abused
,
it
ill
increase
the
risk
of
obscene
crime,
defamation,
rumor
making
crime
,
and
the
crime
of
infringing
personal
biometric
infomiation.
This
objective
ly
forces
our
country
to
regulate
the
crmie
of
abusing
face-changing
technology
by
using
the
crime
of
making
profits
from
obscene
arti-
cles
,
the
cri
e
of
isse
inating
bscene
rticles
,
the
cri
e
of
defa
ation
,
the
cri
e
of
slandering
the
public
,
the
cri
e
of
disturbing
the
military's
mind
by
slander
,
the
crime
of
infringing
infomiation
,
etc.
in
addition,
we
should
also
oppose
the
solidification
of
the
the
ory
of
"
privacy
for
convenience
"
,
establish
the
right
of
being
forgotten
of
users
,
and
develop
the
anti-abuse
technology
of
AI
face
changing
to
prevent
the
cri
e
of
abusing
I
face-changing
technology.
:
I
face-changing
technology
;
abuse
;
cri
inal
sanction
;
right
to
be
forgotten
;
anti
syste
technology
人工智能换脸技术是利用智能技术使用机器学习算法
来分
析
目标对象的照片或视频,从而
“
习得
”
相关目标面部
和体态特征
,
并将目标对象的
“
面部
”
叠
加到某一个视频中
或直接
伪
造一个新的视频
,
从而有效融合视觉
、
声音等识别
类技术
,
足以产生以假乱真的效果的新型技术
”
该技术源于
2017
年国外某网站上一个名为
“
deep-fakes
,
的用户率先利
用人工智能换脸算法技术将美国多位女明星的脸被移接到
色情视频演员身上发布在网上
,
但因为隐
私
和版权问题
,
相
关视频最终被
删
除
,
但该技术的代
码
随后被开源在全球流
通
,
使得
Fake-App
、
ZAO
等同类应用软件大量产生
”
其原
理
,
相当于人们设计了一类基于初始人脸的编
码
器
A
和目
标人脸的编
码
器
B,
然后利用图像输入
、
分析
,
进而生成目标
人物的图片,再对每一
帧
图片都进行操作
,
通过程序代码完
成合成视频
,
再融合声音识别类的技术
,
最后得到换脸后的
视频;相较于技术发展初期
,
如今
,
人工智能换脸技术的使用
门
槛
大
幅
下降
,
普通用户多只需一张正脸照即可将视频中人
脸
替
换成自己或他人的脸并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
若仅为
自我
欣赏
,
利用换脸技术娱乐
,
此种换脸尚属个人自由
,
无可
厚非
”
但若
滥
用人工智能换脸技术
,
譬如:某些艺人可以先
用
替
身完成拍摄,再利用人工智能换脸技术进行换脸
,
即可
收稿日期
:
2020-03-22
作者简介
:
左荣
"(
1991-
)
,
男
,
讲
师
,
法学硕士
。
主要从事民商法学研究
。
左师昌
(
1988-
),
男
,
项目总监
,
学士
。
主要从
事知识产权研究
。













安全验证
文档复制为VIP权益,开通VIP直接复制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