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合适的资源?快使用搜索试试~ 我知道了~
首页中性盐雾实验测试标准.docx
中性盐雾实验测试标准.docx
需积分: 50 482 浏览量
更新于2023-05-29
评论 1
收藏 2.4MB DOCX 举报
中性盐雾试验测试标准 1 试验目的 本标准用于考核材料及其防护层的抗盐雾腐蚀能力,以及相似防护层的工艺质量比较,也可用 来考核某些产品抗盐雾腐蚀能力。 本标准不作为通用的腐蚀试验方法。 2 试验设备 2.1 用于制造试验设备的材料必须是抗盐雾腐蚀的和不影响试验结果的。 2.2 试验设备中的条件应该保持在本标准第3章规定的限度之内。 2.3 盐雾不得直接喷射到试验样品上。 2.4 试验设备内部的顶和壁等部位所聚集的水珠不得滴落在试验样品上。 2.5 试验设备内外气压必须平衡。 3 试验条件 3.1 盐溶液采用氯化钠(化学纯以上)和蒸馏水配置,其浓度为5±0.1%(重量)。雾化后的收集液,除挡板挡回部分外,不得重复使用。 3.2 雾化前的盐溶液的PH值在6.5~7.2(35℃)之间。配置盐溶液时,允许采用化学纯以上的稀盐酸或氢氧化钠水溶液来调整PH值,但浓度仍须符合地3.1条的规定。 3.4 用面积为80cm2的漏斗收集连续雾化16h的盐雾沉降量,有效空间内任一位置的沉降率为: 1.0~2.0ml / h.80cm2。 3.5 本标准采用连续雾化,推荐的标准试验时间为16、24、48、96、168、336、672h。 3.6 雾化时必须防止油污、尘埃等杂质和喷射空气的温、湿度影响有效空间的试验条件。
资源详情
资源评论
资源推荐

中性盐雾试验测试标准
1 试验目的
本标准用于考核材料及其防护层的抗盐雾腐蚀能力,以及相似防护层的工艺
质量比较,也可用 来考核某些产品抗盐雾腐蚀能力。 本标准不作为通用的腐
蚀试验方法。
2 试验设备
2.1 用于制造试验设备的材料必须是抗盐雾腐蚀的和不影响试验结果的。
2.2 试验设备中的条件应该保持在本标准第 3 章规定的限度之内。
2.3 盐雾不得直接喷射到试验样品上。
2.4 试验设备内部的顶和壁等部位所聚集的水珠不得滴落在试验样品上。
2.5 试验设备内外气压必须平衡。
3 试验条件
3.1 盐溶液采用氯化钠(化学纯以上)和蒸馏水配置,其浓度为 5±0.1%(重量)。
雾化后的收集液,除挡板挡回部分外,不得重复使用。
3.2 雾化前的盐溶液的 PH 值在 6.5~7.2(35 )℃ 之间。配置盐溶液时,允许采用
化学纯以上的稀盐酸或氢氧化钠水溶液来调整 PH 值,但浓度仍须符合地
3.1 条的规定。
3.4 用面积为 80cm
2
的漏斗收集连续雾化 16h 的盐雾沉降量,有效空间内任一
位置的沉降率为: 1.0~2.0ml / h.80cm
2
。
3.5 本 标 准 采 用 连 续 雾 化 , 推 荐 的 标 准 试 验 时 间 为
16、24、48、96、168、336、672h。
3.6 雾化时必须防止油污、尘埃等杂质和喷射空气的温、湿度影响有效空间的

试验条件。
4 试验程序
4.1 初始检测
试验前,试验样品必须进行外观检查,以及按有关标准进行其它项目的性能
测定。试件样品表 面必须干净、无油污、无临时性的防护层和其它弊病。
4.2 条件试验
试验样品不得相互接触,它们的间隔距离应是不影响盐雾能自由降落在试件
样品上,以及一个试验样品上的盐溶液不得滴落在其它试验样品上。试验样
品放置位置由有关标准确定,一般按产品和材料使用状态放置(包括外罩等);
平板试验 样品需使受试面与垂直方向成 30°角。试验样品放置后按第 3 章规
定的试验条件进行条件试验,试验持续时间按有关标准规定从第 3.5 条的规定
中选取。
4.3 恢复
试验结束后,用流动水轻轻洗掉试验样品表面盐沉积物,再在蒸馏水中漂洗,
洗涤水温不得超过 35℃,然后在标准的恢复大气条件下恢复 1~2h,或按有关
标准规定的其它恢复条件和时间。
4.4 最后检测
恢复后的试验样品应及时检查记录,检查项目、试验结果评定和合格要求均
由有关标准规定。
4.5 采用本试验方法时,应对下列项目作出具体规定:
a.初始检测 b.安装细节 c.试验持续时间 d.恢复 e.最后检测
5.试验后的试样评级

盐雾试验后的试样应进行性能评级(保护评级和外观评级的组合),即 R
P
/R
A
.
5.1 保护评级(R
P
)
保护评级参数(见表 1)表示覆盖层保护基体金属免遭腐蚀的能力。
表 1 保护评级(R
P
)与外观评级(R
A
)
缺陷面积(A/﹪) 评级(R
P
或
R
A
)
无缺陷
10
0<A≤0.1
9
0.1<A≤0.25
8
0.25<A≤0.5
7
0.5<A≤1.0
6
1.0<A≤2.5
5
2.5<A≤5.0
4
5.0<A≤10
3
10<A≤25
2
25<A≤50
1
50<A
0
用这种方法评定保护级 R
P
的示例:
A)轻微生锈超过表面 1﹪,小于表面 2.5﹪时:5/—;
B)无缺陷时:10/—。
5.2.外观评级 R
A
评级数(见表 1)和代号(见表 2)描述试样的全部外观,
包括由暴露所导致的所有缺陷。
A
覆盖层损坏所致的斑点和(或)颜色变化(与明显的基体金属腐蚀产物的颜色不
同。
B
很难得见,甚至看不见的覆盖层腐蚀所致的发暗
C
阳极性覆盖层的腐蚀产物
D
阴极性覆盖层的腐蚀产物
E
表面点蚀(腐蚀坑可能未扩展到基体金属)
F
碎落,起皮,剥落
G
鼓泡
H
开裂
I
龟裂
剩余10页未读,继续阅读













安全验证
文档复制为VIP权益,开通VIP直接复制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