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合适的资源?快使用搜索试试~ 我知道了~
首页网络实验报告 抓包+Socket编程
资源详情
资源评论
资源推荐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学
院
计算机学院
专
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年
级
2010
级
姓
名
徐叶茂
学
号
201006020034

Wireshark
抓包实验
1、实验名称
网络中不同层次里相关协议的分析与验证
2、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分析并验证 TCP/IP 协议族中各个协议的报文格式以及协议之间的交互过程,
同时通过实验掌握 TCP/IP 协议报文捕获和分析工具。
3、实验内容
通过运行 ping 命令或浏览器或进行 ftp 文件下载产生网络行为,从而在某种网络行为
下的报文(即分析 wireshark 捕获的 icmp、arp、http、udp、tcp、smtp、报文并验证
HTTP 以及相关协议的报文格式和工作过程)。
4、实验结果分析
(备注:实验步骤我没有具体写,不然的话总页面数太多了)
1. TCP 协议分析
TCP 报文格式如下图所示:

三次握手:
发送请求报文——接受报文、回复——再发报文(完成 3 次握手开始正式通信)。

第一次握手:建立连接时,客户端发送 syn 包(syn=j)到服务器,并进入 SYN_SEND 状
态,等待服务器确认;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收到 syn 包,必须确认客户的 ACK(ack=j+1),同时自己也发送
一个 SYN 包(syn=k), 即 SYN+ACK 包,此时服务器进入 SYN_RECV 状态;
第三次握手: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 SYN + ACK 包,向服务器发送确认包
ACK(ack=k+1),此包发送完毕,客户端和服务器进入 ESTABLISHED 状态,完成三次握手。
在完成三次握手,客户端与服务器开始传送数据。
四次挥手:由于 TCP 连接是全双工的,因此每个方向都必须单独进行关闭。这个原则
是当一方完成它的数据发送任务后就能发送一个 FIN 来终止这个方向的连接。收到一个 FIN
只意味着这一方向上没有数据流动,一个 TCP 连接在收到一个 FIN 后仍能发送数据。首先
进行关闭的一方将执行主动关闭,而另一方执行被动关闭。
2、ARP 报文分析
地址解析协议(ARP)的工作是实现网络层地址和链路层地址之间的转换,通常每个结
点的 RAM 中都会保存有一个 ARP 表,当某个节点的表项在 ARP 表中不存在或者过期的话,
那么就会产生 ARP 的特殊分组,有 ARP 查询分组和响应分组,二者具有相同的格式。ARP
查询分组的目的就是寻问子网上所有的其他节点,以确定对应于要解析的 IP 地址对应的
MAC 地址,而 ARP 响应报文则是响应的节点返回 MAC 地址。

2.1 ARP 请求报文:
硬件类型
0x0001(Ethernet 以太网)
协议类型
0x0800(IPv4)
硬件地址长度
0x06(6 个字节)
协议地址长度
0x04(4 个字节)
操作类型
0x0001(ARP 请求)
剩余3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安全验证
文档复制为VIP权益,开通VIP直接复制

评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