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可以这样描述这几个概念:
MBR:为计算机启动后从可启动介质上首先装入内存并且执行的代码,通常用
来解释分区结构。以硬盘为例,通常为 LBA 的 0 扇区。
EBR:自 MICROSOFT 推出扩展分区的概念后,扩展分区就沿用了基本分区所
采用的 DPT 结构,为了加以区别,人们通常把扩展分区的分区表所在的扇区称
为 EBR、EMBR、扩展 MBR
或虚拟 MBR.
DBR:为操作系统进入文件系统以后可以访问的第一个扇区,通常用来解释文
件系统,在 UNIX 类文件系统中,等同于 SUPERBLOCK。
FAT 文件系统原理
一、硬盘的物理结构:
硬盘存储数据是根据电、磁转换原理实现的。硬盘由一个或几个表面镀有磁
性物质的金属或玻璃等物质盘片以及盘片两面所安装的磁头和相应的控制电路
组成(图 1),其中盘片和磁头密封在无尘的金属壳中。
硬盘工作时,盘片以设计转速高速旋转,设置在盘片表面的磁头则在电路控制
下径向移动到指定位置然后将数据存储或读取出来。当系统向硬盘写入数据时,
磁头中“写数据”电流产生磁场使盘片表面磁性物质状态发生改变,并在写电流
磁场消失后仍能保持,这样数据就存储下来了;当系统从硬盘中读数据时,磁
头经过盘片指定区域,盘片表面磁场使磁头产生感应电流或线圈阻抗产生变化,
经相关电路处理后还原成数据。因此只要能将盘片表面处理得更平滑、磁头设
计得更精密以及尽量提高盘片旋转速度,就能造出容量更大、读写数据速度更
快的硬盘。这是因为盘片表面处理越平、转速越快就能越使磁头离盘片表面越
近,提高读、写灵敏度和速度;磁头设计越小越精密就能使磁头在盘片上占用
空间越小,使磁头在一张盘片上建立更多的磁道以存储更多的数据。
二、硬盘的逻辑结构。
硬盘由很多盘片(platter)组成,每个盘片的每个面都有一个读写磁头。如果
有 N 个盘片。就有 2N 个面,对应 2N 个磁头(Heads),从 0、1、2 开始编号。
每个盘片被划分成若干个同心圆磁道(逻辑上的,是不可见的。)每个盘片的划
分规则通常是一样的。这样每个盘片的半径均为固定值 R 的同心圆再逻辑上形
成了一个以电机主轴为轴的柱面(Cylinders),从外至里编号为 0、1、2……每
个盘片上的每个磁道又被划分为几十个扇区(Sector),通常的容量是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