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合适的资源?快使用搜索试试~ 我知道了~
首页肌电放大器电路研究实验 电路图及仿真
肌电放大器电路研究实验 电路图及仿真
需积分: 11 177 浏览量
更新于2023-05-26
评论 1
收藏 613KB DOC 举报
肌电放大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肌电放大电路及其单元电路的电路特性参数测量技术。 实验方式 采用mutisim软件进行电路设计与仿真。
资源详情
资源评论
资源推荐

肌电放大电路的研究实验
实验目的 1、熟悉肌电信号特点。
2、掌握肌电放大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3、掌握肌电放大电路及其单元电路的电路特性参数测量技术。
实验方式 采用 mutisim 软件进行电路设计与仿真。
实验原理
肌电信号是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动作电位信号,对它进行测量就可诊断肌肉神
经和运动器官的疾病.
肌电信号的振幅在 50μV~2mV 之间变动,有效频率在 10~1000Hz 之间,
其中主要集中在 10~500Hz.有用的信号是电磁噪音水平以上的部分.当检测和
记录肌电信号时,主要有两项参数影响信号的可靠性.第一是信噪比,即肌电信号
的能力与噪音信号的能量之比,第二是信号的失真.
人体皮肤表面的肌电信号很微弱,容易受到其他信号的干扰。因此需要滤
波器的输入信号进行滤波和放大才能得到有效且可识别的信号。
肌电信号的测量大都采用体表电极进行,电极与皮肤之间的接触阻抗的变化
会对肌电图造成干扰,为减少这种干扰,要求放大器的输入阻抗足够高.采用杯状
电极并对皮肤进行脱脂处理时,皮肤电极阻抗可控制在 100KΩ 以下,若需将
干扰控制在 1%下,则放大器的输入阻抗至少应该百倍于皮肤电极阻抗,通常
输入阻抗都超过 100MΩ。
肌电信号的幅值应该放大到 V 的级别,因此放大器的总放大倍数应该在
1000~10000 倍之间。本设计的前置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为 500,光电耦合放
大 2 倍,后级放大器的放大倍数设计为 2,总放大倍数为 2000。
本设计的高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设为 10Hz,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设为
500Hz。此外,50Hz 的工频信号也是一个重要的干扰源,它的频率恰好在表
面肌电信号能量集中的频率段,且幅度比表面肌电信号大 1-3 个数量级,因此
必须除去。
一、前置放大器
整个前置放大器的电路参数如下:

图 3-1 前置放大电路电路图
(1)增益
前置放大电路的增益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差分放大电路,第二
部分是仪用放大器。由于电极噪声的存在,差分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不宜太大,
在这里设置为 5 倍左右,仪用放大器 MAX4194 的放大倍数设置为 100 倍左右,
具体算法如下:
总增益
(2)共模抑制比

AD620 的共模抑制比是 73dB,所以总的共模抑制比是 93dB。式中:CMR 是
前置放大器的总共模抑制比; 是第一级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 是
第二级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 、 、 和 分别是第一级放大器
和第二级放大器的差模增益和共模增益。
(3)右腿驱动电路
肌电放大器周围环境中的电力线,不管有无电流通过,它与导联线间总存
在静电耦合电容。由电容耦合所引起的位移电流将通过皮肤电极接触阻抗到地,
由此形成了较强的共模电位,又因为两电极-皮肤接触阻抗不可能相等,当输入
阻抗不够大时,由这两个条件所引起的干扰会相当大。
对此我们要尽量减小皮肤-电极接触阻抗。为了减小位移电流的干扰又采用
了右腿驱动电路,从图中可以看到右腿这时不是直接接地,而是接到辅助放大
器的输出,从 R7、R8 两电阻接点检出的共模电压经放大器后,再通过 Ro 反
馈到右腿。人体的位移电流这时不再流入地,而是流向 Ro。Ro 在此起安全保
护的作用,当病人和地之间出现较大的电位是,辅助运放饱和,相当于地,Ro
此时起限流保护的作用。
当辅助运放不饱和时,
所以,采用右腿驱动电路可以减小人体与地之间的共模电位.
(4)带宽
此前置放大器中只有前面差分放大器中的阻容耦合电路和仪用放大器限制
带宽,其中阻容耦合的通带为 10-1500Hz,仪用放大器的带宽是 1MHz,满
足设计要求。
(5)极化电压
前置的增益越高则共模抑制比也越高,但在一般情况下,由于人体极化电
位远大于差模信号,所以前置增益的提高受到限制,如果输入端设置电容隔置
电路,势必会破坏输入端的平衡,使共模抑制能力下降。本电路的特点是在差
分输入端在 R1 处串联一个电容 C1,使该级不具有直流增益,从而避免极化电
位导致前级的阻塞,而又避免了对电路平衡性的破坏。
电容单位换算:
在国际单位制里,电容的单位是法拉,简称法,符号是 F,常用的电容单
位有毫法(mF)、微法(μF)、纳法(nF)和皮法(pF)(皮法又称微微法)等,换算关系
是:
1 法拉(F)= 1000 毫法(mF)=1000000 微法(μF)

1 微法(μF)= 1000 纳法(nF)= 1000000 皮法(pF)。
前置放大电路电路参数测试
(1)静态测试
两个输入端对地短路,测试输出电压 Vo。测量原理图为:
(2)等效输入噪声
Vin=Vo/K
,
K 为放大器的的放大倍数。
(3)差模增益
将频率在工作范围内的正弦信号 Vi 接到放大器的一个输入端,另一端接地。
用示波器观测输出波形并记录 Vod 的幅值(输出以不失真为准)。
差模增益:Ad=Vod/Vi
测量原理图为:
剩余17页未读,继续阅读
















安全验证
文档复制为VIP权益,开通VIP直接复制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