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合适的资源?快使用搜索试试~ 我知道了~
首页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打靶系统课程设计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打靶系统课程设计

用于计算机学生课程设计,该打靶系统应用组成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涉及多个硬件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好这门课。
资源详情
资源评论
资源推荐

《微机接口》课程设计报告
《打靶系统》
完成时间:200 年 月 日

接口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概述
通过对打靶场地的控制,用 A/D 转换采集发送端控制信号,从而实现对
打靶场地风速的操纵,来控制打靶场地是否具备打靶条件。风速达到一定警
戒值时,即风速太大打靶有很大危险时,提示打靶人员打靶危险,并自动
禁止打靶;当风速小于警戒值时,提示打靶人员可以开始打靶。
一. 设计目的与要求
设计目的:
结合一个实际的接口技术问题在实验台上编程模拟实现。
设计要求:
结合实际应用,设计一微机应用系统,要求该系统综合应用并行接口 、
串行接口、定时器接口、 A/D 模拟接口等,编制对应的程序,实现主控中
心微机与下位机远距离传送以及远程控制或监测功能。
主控机:在显示屏上用数字、图形、表格、曲线等直观数据处理的过
程。
下位机:在显示屏上或用实验台的声光描述当前监控的工作状态。
二. 系统说明
主控机从旋转信号源的电位器获得代表风速的模拟信号,通过模数转
换器转换成数字信号,由此得到风速,再根据风速来判断此时打靶场打靶
是否有危险。当风速大于某个上限值时,打靶危险,不能打靶。而只有当
风速小于该上限值时,打靶安全,主控机才能根据系统提示输入打靶的次
数,并将该次数通过串行接口传送给下位机,下位机收到该打靶次数时才
能开始打靶,没收到之前下位机是不能打靶的。接着下位机根据收到的打
靶次数控制打靶人最多打靶次数,每打靶一次下位机便将打靶的环数(即
成绩)传送到主控机,主控机将该成绩保存。当打靶次数达到接受到的打
靶指定值后,打靶不能再继续,主控机便根据打靶的次数和每次打靶的成
1

接口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绩算出打靶人此次打靶的平均成绩并显示出来,然后将该平均成绩传送回
下位机并在下位机上显示。打靶完成后,如果打靶人想再次打靶,就可以
通过接口平台上的一个拨号开关来清除打靶屏幕上的数据(即清屏),然
后重新接受指定打靶次数开始打靶。而主控机在每次打靶完成算出打靶的
平均成绩或下位机清屏后,都会重新测量风速看是否能够打靶。
三. 实施计划及分工
在实验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小组对实验的内容进行了商讨,确定了实验
的编程环境,并且按照实验的要求制定了实施计划和对各个组员的工作进
行了分工。
编程平台如下:
编程语言:C(Turbo C)
编程环境:MF 集成开发环境
实施计划如下:
第 x 天:构思整个系统的设计及其模块的使用。
第 x 天: 完成界面的整个设计及其 C 代码的完善。
第 x 天:完成模数转换及声光报警功能。
第 x 天:完成使用 RS232 进行双机互连并整合主控机和下位机的程序代
码。
第 x 天:程序优化及检查。
实验分工如下:
111: 负责下位机串行通信和声光报警的模块设计及下位机图形界面的设计工作。
222:负责下位机部分整个的编程工作,两机串行通信的代码实现。
333: 负责主控机部分整个代码的编程工作,打靶过程的具体模拟设计工作。
444: 负责主控机模数转换的工作,两机实验台开关的设计以及整个系统的控制
操作。
其中为组长。
四. 系统接口框图
2

接口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打 打
靶 靶
开 结
始 束
SW1 SW2
SW1 K1 K8
打 清 退
3
主
控
机
ISA 总线
8251
收/发时钟
TTL/232 电平转换
下
位
机
ISA 总线
8251
收/发时钟
TTL/232 电平转换
8255
A 口 B 口 PC6 PC0 PC2 PC3
ADC0809
电位发生器旋钮
声-光报警模块
门控 音量
A 口 B 口 PC6 PC7
8255
8255
OUT2
剩余16页未读,继续阅读

















安全验证
文档复制为VIP权益,开通VIP直接复制

评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