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合适的资源?快使用搜索试试~ 我知道了~
首页计算机网络复习笔记,共85页,史上最全面
计算机网络复习笔记,共85页,史上最全面
需积分: 0 487 浏览量
更新于2023-05-26
评论 2
收藏 6.77MB PDF 举报
个人在学习该课程时候自己做的复习笔记,从物理层一直到应用层都有,一共85页,文字图片搭配合理
资源详情
资源评论
资源推荐

计算机网络复习
-中南大学

一、引言
一、
C/S 结构:客户服务器方式,提高服务器实际性能,输入输出工作由客户器来做,
客户器把客户的请求搞清楚后向服务器申请服务。例:web 应用
P2P 模式:对等方式(peer-to-peer),对等连接中的每一个主机既是客户,也是服
务器。例:音乐共享,人-人通信
二、计算机网络:(理解为个体,以个体为单位对外服务)
凡地理位置不同,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
来,且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的系统,可称为计算机网络系统。
三、分布式系统:(理解为小组,以组为单位对外服务)
四、计算机网络作用
(一)资源共享:网上的资源,无论在哪,都可随时取用;具有高可靠性:任何资
源都可有多个副本;节约经费:不必每台自主计算机上都配备所有的软件资源;(如企
业网络,使用以太网)
(二)访问远程信息,个人间通信,交互式娱乐(公众网络)
商业应用:资源共享,通信媒介,电子商务
家庭应用:嵌入式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新闻报纸在线阅读,在线数字图书馆,即
时消息,远程学习
电子商务:家庭购物,访问金融机构(电子支付),电子跳蚤市场
娱乐:音乐广播,电视节目,电影,玩游戏
普适计算:有线安全系统(门窗的传感器,嵌入到智能家居监控的传感器……)
计算机网络的分层
分层的意义
为了减少网络协议设计的复杂性,网络设计者并不是设计一个单一、巨大的协议来
为所有形式的通信规定完整的细节,而是采用把通信问题划分为许多个小问题,然后
为每个小问题设计一个单独的协议的方法。这样做使得每个协议的设计、分析、编码
和测试都比较容易。分层模型(layering model)是一种用于开发网络协议的设计方法。
本质上,分层模型描述了把通信问题分为几个小问题(称为层次)的方法,每个小问题
对应于一层。
① 各层之间是独立的。某一层并不需要知道它的下一层是如何实现的,而仅仅需
要知道该层通过层间的接口(即界面)所提供的服务。由于每一层只实现一种相对独立

的功能,因而可将一个难以处理的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个较容易处理的更小一些的问
题。这样,整个问题的复杂程度就下降了。
② 灵活性好。当任何一层发生变化时(例如由于技术的变化),只要层间接口关系
保持不变,则在这层以上或以下各层均不受影响。此外,对某一层提供的服务还可进行
修改。当某层提供的服务不再需要时,甚至可以将这层取消。
③ 结构上可分割开。各层都可以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
④ 易于实现和维护。这种结构使得实现和调试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变得易于
处理,因为整个的系统已被分解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
⑤ 能促进标准化工作。因为每一层的功能及其所提供的服务都已有了精确的说明。
层次之间的关系
上层调用下层接口,下层给上层提供服务
对等实体
位于不同子系统的对等层交互实体则称为对等实体
服务与协议
服务是各层向它上层提供的一组原语。服务定义了两层之间的接口,上层是服务用
户,下层是服务提供者。
协议是定义同层对等实体之间交换的帧、分组和报文格式及意义的一组规则。实体
利用协议来实现它们的服务定义。
只要不改变提供给用户的服务,实体可以任意地改变它们的协议。 n 层实体利用
n-1 层实体提供的服务并执行 n 层协议来完成对 n+1 层提供服务。
五、计算机网络分类
1.按技术分:广播式网络(一般是小规模网络,广播、组播),点到点网络(一般
是大规模网络,单播)
2.按规模分:
个域网(PAN,设备围绕一个人进行通信,例蓝牙)
局域网(LAN,覆盖范围小企业网络),传输技术:总线型 IEEE802.3(以太网)CSMA/CD;
IEEE802.5(IBM 令牌环);总线型 IEEE802.4(令牌总线)
城域网(有线电视网,私有城域网:连锁店网点)
广域网(范围大,点对点,与互联网对比,采用技术相同)一部分由通信子网,一
部分由资源子网(主机)组成
互联网(与广域网对比,采用不同的技术,异构)
3.按传输介质分:有线网,无线网

4.按计算机连接方式分(拓扑结构):总线(有一根通信电缆,所有机器都连上去,
采用广播式),环形(所有机器连成一个环,每个机器都要帮忙传输信息,例令牌环),
网状(任何两台机器都可以连起来,最复杂),星形(有一个中间交换节点,所有机器
连在上面,由中间节点帮忙传输交换数据,如 ATM 网)
5.按使用范围分:专用网,公共网
层次协议体系结构
OSI 七层协议
物理层:关注在一条通信信道上传输原始比特。1,0 的表示 比特维持时间 是
否双向同时传输 连接建立 撤销 连接器多少引脚及其用途 物理传输介质
数据链路层:将一个原始的传输设施转变成一条没有漏检传输错误的线路。相邻节
点间。数据帧 流量控制 信道共享
网络层:控制子网的运行 ,如何将数据包从源端路由到接收方。路由 拥塞控制
异构网络互联
传输层:真正的端到端的层,进程与进程之间传输 识别进程
会话层:对话控制(记录该由谁来发送数据) 令牌管理 (禁止双方同时执行同一
关键操作) 同步功能(设置断点,崩溃恢复)
表示层:传递消息的语法和语义 (不同内部数据表示法 编码方法 压缩 加密)
应用层:用户通常使用的各种各样的协议(HTTP,。。)
TCP/IP 协议
(1)主机至网络层(网络接口层):主机至网络层提供 IP 数据报的发送和接收。
(2)网络层:网络层提供计算机间的分组传输,负责高层数据的分组生成、底层
数据报的分组组装、处理路由、流控、拥塞等问题。

(3)传输层:供应用程序间的通信,负责格式化信息流和提供可靠传输,使源端
和目标端主机上的对等实体进行会话。
(4)应用层:提供常用的应用程序,包含高层协议。
五层协议:
物理层:规定如何在不同的介质上传输比特
数据链路层:如何在两台直接相连的计算机之间发送有限长度的信息
网络层:主要处理如何把多条链路结合到网络中,以及如何把网络与网络链接成互
联网络,以便使我们可以在两个相隔遥远的计算机之间发送数据包
传输层:增强了网络层的传递保证,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应用层:包含了使用网络的应用程序
七、重要的 802 工作组
802.3
以太网
802.11
无线 LAN(WiFi)
802.15
个域网(蓝牙,Zigbee)
802.16
宽带无线(WiMAX)
剩余85页未读,继续阅读









安全验证
文档复制为VIP权益,开通VIP直接复制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