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合适的资源?快使用搜索试试~ 我知道了~
首页人机交互期末复习要点.pdf
资源详情
资源评论
资源推荐

绪论
什么是人机交互技术?
⭐⭐
是指关于设计、评价和实现供人们使用的交互式计算机系统,并围绕相关的主要现象进行研究的学。狭
义的讲,人机交互技术主要是研究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它主要包括人到计算机和计算机到人的
信息交换两部分。
简单介绍人机交互技术的研究内容?
⭐⭐
人机交互的研究内容十分广泛,涵盖了建模、设计、评估等理论和方法,以及在Web、移动计算、虚拟
现实等方面的应用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人机交互界面表示模型与设计方法
一个交互界面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软件开发的成败。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的开发离不开好的交互模
型与设计方法。因此,研究人机交互界面的表示模型与设计方法是人机交互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可用性分析与评估
可用性是人机交互系统的重要内容,它关系到人机交互能否达到用户期待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
标的效率与便捷性。对人机交互系统的可用性分析与评估的研究主要涉及到支持可用性的设计原则
和可用性的评估方法等。
多通道交互技术
主要研究多通道交互界面的表示模型、多通道交互界面的评估方法以及多通道信息的融合(视觉、
听觉、触觉和力觉)等。其中,多通道融合是多通道用户界面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认知与智能用户界面
最终目标是使人机交互和人人交互一样自然、方便。上下文感知、三维输入、语音识别、手写识
别、自然语言理解等都是认知与智能用户界面解决的重要问题。
群件
群件是指为群组协同工作提供计算机支持的协作环境,主要涉及个人或群组间的信息传递、群组内
的信息共享、业务过程自动化与协调以及人和过程之间的交互活动等。目前,与人机交互技术相关
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群件系统的体系结构、计算机支持的交流与共享信息的方式、交流中的决策支
持工具、应用程序共享以及同步实现方法等内容。
Web设计
重点研究Web界面的信息交互模型和结构,Web界面设计的基本思想和原则,Web界面设计的工
具和技术,以及Web界面设计的可用性分析与评估方法等内容。
移动界面设计
移动计算(Mobile Computing)、普适计算(Ubiquitous Computing)等技术对人机交互技术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向移动应用的界面设计已成为人机交互技术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移动
设备的便携性、位置不固定性、计算能力有限性以及无线网络的低带宽高延迟等诸多的限制,移动
界面的设计方法、移动界面可用性与评估原则、移动界面导航技术以及移动界面的实现技术和开发
工具,都是当前人机交互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

简单介绍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历史
⭐⭐
作为计算机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机交互技术一直伴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而发展。人机交互技术的
发展过程,也是从人适应计算机到计算机不断适应人的发展过程。它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
命令行界面交互阶段
计算机语言经历了由最初的机器语言、汇编语言,直至高级语言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也可以看作
是人机交互的早期发展过程。
命令行界面可以看作第一代人机界面。
图形用户界面(GUI)交互阶段
图形用户界面的出现使人机交互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GUI的主要特点是桌面隐喻、WIMP技术、
直接操纵和“所见即所得”。与命令行界面相比,图形用户界面的自然性和交互效率都有较大的提
高。
自然和谐的人机交互阶段
基于语音、手写体、姿势、视线、表情等输入手段的多通道交互是其主要特点。
目的是使人能以声音、动作、表情等自然方式进行交互操作。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多通道交互,情感计算,虚拟现实,智能用户界面,自然语言理解
感知和认识基础
什么是认知心理学
广义的认知心理学:指以认知为研究取向的心理学
狭义的认知心理学:指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可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范式
符号操作系统范式:把计算机作为人脑功能的一种心理学模型。
联结主义范式: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和大脑的神经活动方式一相似的。
人机交互过程中人们经常利用的感知有哪几种?每种感知有什么特
点?
⭐⭐
视觉,听觉,触觉,力觉,内部感觉五种。
1. 视觉感知特点:
眼睛和视觉系统的物理特性决定了人类无法看到某些事物;
视觉系统进行解释处理信息时可对不完全信息发挥一定的想象力。进行人机交互设计需要清
楚这两个阶段及其影响,了解人类真正能够看到的信息。
2. 听觉感知特点:
听觉感知传递的信息仅次于视觉,可人们一般都低估了这些信息。人的听觉可以感知大量的
信息,但被视觉关注掩盖了许多。
听觉所涉及的问题和视觉一样,即接受刺激,把它的特性转化为神经兴奋,并对信息进行加
工,然后传递到大脑。
人类听觉系统对声音的解释可帮助设计人机交互界面中的语音界面。
3. 触觉感知特点:

触觉在交互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尤其对有能力缺陷的人,如盲人,是至关重要的
触觉的感知机理与视觉和听觉的最大不同在于它的非局部性
温度感受器-冷热
伤害感受器-疼痛
机械刺激感受器-压力
实验表明,人的手指的触觉敏感度是前臂的触觉敏感度的10倍。对人身体各部位触觉敏感程
度的了解有助于基于触觉的交互设备的设计。
4. 力觉感知特点:
力觉感知一般是指皮肤深层的肌肉,肌腱和关节运动感受到的力量感和方向感。
5. 内部感觉特点:
内部感觉是指反应机体内部状态和内部变化的感觉,包括:体位感觉,内脏感觉,深度感觉
人的体位感知器分为三种:
快速适应感受器:感受四肢在某个方向的运动
慢速适应感受器:感受身体的移动和静态的位置
位置感受器:感受人的一条胳膊或腿在空间的静止位置
扩展:
1. 视网膜是由视细胞组成,视细胞分为视干细胞和视椎细胞,他们是接受信息的主要细胞
视干细胞区分黑白
视椎细胞区分彩色
2. 视觉感知分为两个阶段:受到外部刺激接受信息阶段,解释信息阶段
3. 颜色模型⭐⭐:
RGB颜色模型、CMYK颜色模型、HSV颜色模型、CIE颜色模型四种。
RGB:面向设备,适用于显示器、投影设备以及电视机加色。
CMYK:面向设备,适用于印刷、打印行业
HSV:面向用户,HSV是色相,饱和度,值或明亮程度,适用于颜色分割
CIE:适用于扫描仪,监视器和打印机
4. 声音由音调,响度和音色三个属性来描述:
音调:主要由声波频率决定的听觉特性
响度:在频率一定的情况下声波的振幅
音色:与发声的材料有关
刺激强度与感知大小间的关系
1. 韦伯分数
刺激的增量与原刺激间存在某种关系:
对于不同感觉,K值不同,即韦伯分数不同。韦伯分数越小,感觉越灵敏。
2. 斯蒂文斯的乘方定律
用数量估计法研究刺激强度和感觉大小的关系,并发现了反应凝缩现象

P是定感觉大小,I是刺激的物理量,K和n是按照经验评定的常定特征
知觉的特性
⭐
1. 知觉的选择性
有选择的把某一事物作为知觉对象,与此同时把其他事物作为知觉背景
Q:知觉对象与背景的关系:
A:只有当刺激物之间存在某种差异时,一部分的刺激才能成为知觉的对象,另一部分成为知觉的
背景,从而是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凸显出来。
Q:知觉对象和注意的关系
A: 当注意指向某种事物的时候,这种事物便成为知觉的对象,其他事物便成为知觉的背景。
Q: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观因素
A:需要与动机,兴趣与爱好,目的与任务,已有的知识经验
2. 知觉的整体性
在刺激不完备的时候,人们仍然能够保持完整的认识。
Q:整体与部分是什么关系
A:
知觉的整合作用离不开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的特点。关键性的成分对知觉的整体起决定作
用。
我们而对个别成分的直觉又依赖于事物的整体特性。
在知觉活动中,人们对整体的知觉还可能优先于对个别成分的直觉。知识经验越丰富,越能
识别出事物的关键性特征,从而精确地把握知觉对象。
3. 知觉得理解性
利用过去所获得的有关知识经验,对感知对象进行加工理解,并以概念的形式标示出来
Q:影响条件
A:言语的指导作用,实践活动的任务,对知觉对象的态度
4. 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直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
分为: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方向恒常性,明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
简述Norman认知模式的概念,说明认知模式的划分对人机交互系统
设计的指导意义

Norman把认知模式划分为经验认知模式和思维认知模式。
经验认知模式是指人在认知活动中能够有效、轻松地观察、操作和响应周围的事件,它要求人应该
具备某些专门知识并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
思维认知模式则指人在认知活动中,需要进行思考、比较和决策,这种认知模式是发明创造的来
源,如设计创作等。而人的特点是更容易适应以经验认知模式进行认知的工作方式。
因此认知模式的划分对人机交互系统设计的指导意义主要在于好的人机交互系统应该能够给人提供比较
丰富的信息,以帮助人能够以经验认知的模式进行工作。
常见认知过程
⭐⭐
1. 感知和识别 :人使用感官从环境中获取信息,并把它转变为对物品、事件、声音和味觉的体验。
2. 注意:是有选择的加工某些刺激而忽视其他刺激的倾向。
3. 记忆:回忆各种知识以便采取适当的行动。
4. 问题解决: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
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5. 语言处理:语言处理包括阅读、说话和聆听三种形式。不论哪一种形式,所表达的意思是相同的。
但人们对阅读、说话和聆听这三种形式的体会是不同的。
影响认知的因素
⭐
1. 情感:情感因素影响人的感知和认知能力。积极的情感使人的思考更有创造性、解决复杂问题的能
力更强,而消极的情感会使人的思考更加片面,还会影响其他方面的感知和认知能力。
2. 个性差异:人的个性差异分为长期的猜疑、短期的差异和水时间变化的差异。长期的差异包括性
别、体力和智力水平;短期的差异包括如心理压力和情感因素对人的影响;随时间变化的差异,如
人的年龄等。 这些差异都会对人的认知活动都有着各种各样的影响。
3. 动机和兴趣:如果个体从事感兴趣的活动,往往会激发更为积极的认知过程,有利于增加探索活动
并提升认知评价。
概念模型
⭐⭐
概念模型:指的是一种用户能够理解的系统描述,它使用一组集成的构思和概念,描述系统做什么、如
何运作、外观如何等。
首要任务:创建明确,具体的概念模型
设计概念模型的关键过程应包括如下两个阶段:
1. 了解用户在执行日常任务时的行为;
2. 选择合适的交互方式,并决定采用何种交互形式。
概念模型包含三个相互作用的主体:设计师,用户,系统。
剩余2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安全验证
文档复制为VIP权益,开通VIP直接复制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