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合适的资源?快使用搜索试试~ 我知道了~
首页全站仪使用说明书正文.pdf
全站仪使用说明书正文.pdf
需积分: 50 185 浏览量
更新于2023-05-27
评论
收藏 1.07MB PDF 举报
这款系列全站仪测角部分采用光栅增量式和绝对编码式数字 角度测量系统,测距部分采用相位式距离测量系统;使用微型计 算机技术进行测量、计算、显示、存储等多项功能;可同时显示 水平角、垂直角、斜距或平距、高差等测量结果,可以进行角度、 坡度等多种模式的测量。
资源详情
资源评论
资源推荐

常规注意事项
1. 如果仪器长时间不用,请定期检查(3 个月)
2. 本仪器是精密仪器,请务必小心轻放,避免震动或撞击
3. 禁止在高粉尘、无良好通风设备或靠近易燃物的环境下使用仪器,以免发生意外
4. 禁止自行拆卸、重装仪器
5. 严禁用望远镜直接观测太阳,以免造成内部器件损坏或眼睛失明,若要观测太阳时
务必使用阳光滤色镜
6. 在烈日或雨天环境下工作请务必在雨伞的掩护下进行,以免影响仪器精度或损坏仪
器
7. 禁止用望远镜直接观察经棱镜或其他反光物体反射的阳光,以免损伤眼睛
8. 观测者离开仪器时,应将防雨罩罩在仪器上,灰尘或雨水可能使仪器发生故障
9. 取下电池前,请先关闭电源,否则,储存的数据会丢失
10. 在将仪器放入包装箱前,请确定仪器和包装箱是否干燥
11. 仪器从包装箱中拿出后请随手关闭仪器箱
12. 禁止将仪器连同三角架一起搬动
13. 在测距启动后,如果目标与仪器间有树叶、杂物遮挡,会引起仪器测量结果不准
14. 仪器请按下图装箱
15. 仪器使用中如果有什么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免责声明
1.因破坏性、有意的不当使用而引起的任何直接或间接后果及利益损失,厂方及代表
处对此不承担责任。
2.因自然灾害(如地震、风暴、洪水等)、火灾、事故或第三者而引起的任何直接或间
接的后果及利益损失,厂方及代表处对此不承担责任。
3.因数据的改变、丢失、工作干扰等引起产品不工作,厂方及代表处对此不承担责任。
4.因不按本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而引起的后果及利益损失,厂方及代表处对此不承担
责任。
5.因搬运不当或与其他产品连接而引起的后果及利益损失,厂方及代表处对此不承担
责任。

目 录
简述
………………………………………………………………………………………1
1. 仪器各部分说明
……………………………………………………………………2
1.1 部件名称
………………………………………………………………………2
1.2 显示屏
…………………………………………………………………………4
1.3 按键说明
…………………………………………………………………………5
1.4 功能键
…………………………………………………………………………6
1.5 RS 232 数据接口…………………………………………………………………7
2.电池盒使用
……………………………………………………………………………8
2.1 电池盒更换 ………………………………………………………………………8
2.2 电池盒充电 ………………………………………………………………………8
3.测量准备
……………………………………………………………………………9
3.1 仪器安放 …………………………………………………………………………9
3.2 仪器整平 …………………………………………………………………………9
3.3 用对点器置中仪器………………………………………………………………10
3.3.1 用光学对点器置中仪器…………………………………………………10
3.3.2 用激光对点器置中仪器…………………………………………………10
3.4 望远镜屈光度、焦距的调节……………………………………………………10
3.5 开机………………………………………………………………………………11
3.6 关机………………………………………………………………………………11
3.7★号键功能………………………………………………………………………11
3.8 输入数字和字母的方法…………………………………………………………12
3.9 垂直角倾斜改正开/关 …………………………………………………………14
4.角度测量
……………………………………………………………………………16
4.1 水平角和垂直角测量……………………………………………………………16
4.2 水平角(右角/左角)切换 ……………………………………………………17
4.3 水平角的设置……………………………………………………………………17
4.4 垂直角与坡度(%)转换 ………………………………………………………19
4.5 天顶距和高度角的转换…………………………………………………………20
5. 距离测量
……………………………………………………………………………20
5.1 大气改正设置……………………………………………………………………20
5.2 棱镜常数设置……………………………………………………………………21
5.3 距离测量…………………………………………………………………………22
5.4 距离测量(平距、高差模式)…………………………………………………23
5.5 测距模式设置……………………………………………………………………24
5.6 偏心测量…………………………………………………………………………25

5.7 放样(距离)……………………………………………………………………26
6. 坐标测量
……………………………………………………………………………28
6.1 坐标测量的步骤…………………………………………………………………28
6.2 设置测站点坐标…………………………………………………………………28
6.3 设置棱镜高………………………………………………………………………32
6.4 设置后视…………………………………………………………………………33
6.5 坐标测量…………………………………………………………………………38
7. 数据采集
……………………………………………………………………………39
7.1 准备工作…………………………………………………………………………40
7.2 操作步骤…………………………………………………………………………41
7.3 选择数据采集文件………………………………………………………………42
7.4 设置测站点………………………………………………………………………42
7.5 设置后视点………………………………………………………………………45
7.6 数据采集…………………………………………………………………………49
8. 放样
…………………………………………………………………………………50
8.1 放样步骤…………………………………………………………………………50
8.2 坐标数据文件的选择……………………………………………………………50
8.3 设置测站点………………………………………………………………………51
8.4 设置后视点………………………………………………………………………54
8.5 实施放样…………………………………………………………………………58
8.6 后方交会…………………………………………………………………………60
9. 应用程序
……………………………………………………………………………64
9.1 悬高测量…………………………………………………………………………64
9.2 对边测量…………………………………………………………………………68
9.3 面积计算…………………………………………………………………………70
9.4 道路测量…………………………………………………………………………72
9.4.1 输入起始点………………………………………………………………74
9.4.2 输入道路数据……………………………………………………………75
9.4.3 数据查找…………………………………………………………………81
9.4.4 编辑数据…………………………………………………………………82
9.4.5 测站设置…………………………………………………………………82
9.4.6 道路放样…………………………………………………………………85
9.4.7 选择文件…………………………………………………………………88
9.4.8 初始化道路数据…………………………………………………………89
10.内存管理
……………………………………………………………………………90
10.1 进入内存管理模式 ……………………………………………………………90
10.2 文件管理和查找数据 …………………………………………………………90
10.3 输入坐标点和新建文件 ………………………………………………………93
10.4 删除坐标点 ……………………………………………………………………94

10.5 数据通讯 ………………………………………………………………………96
10.6 初始化内存 ……………………………………………………………………98
11.参数设置
……………………………………………………………………………99
11.1 进入参数设置过程 ……………………………………………………………99
11.2 自动关机设置 …………………………………………………………………100
11.3 垂直角零位设置 ………………………………………………………………100
11.4 补偿器设置 ……………………………………………………………………100
11.5 角度单位设置 …………………………………………………………………101
11.6 最小读数设置 …………………………………………………………………101
11.7 测距单位设置 …………………………………………………………………102
11.8 数据存储设置 …………………………………………………………………102
11.9 保存设置
………………………………………………………………………102
11.10 对比度调节……………………………………………………………………103
12.检验与校正
………………………………………………………………………104
12.1 仪器常数的检验与校正 ………………………………………………………104
12.2 长水准器的检验与校正 ………………………………………………………104
12.3 圆水准器的检验与校正 ………………………………………………………105
12.4 对点器的检验与校正 ………………………………………………………105
12.4.1 光学对点器的检验与校正 ……………………………………………105
12.4.2 激光对点器的检验与校正 ……………………………………………106
12.5 望远镜分划板竖丝的检验与校正 ……………………………………………106
12.6 仪器照准差 C 的检验与校正 …………………………………………………107
12.7 竖直度盘指标差 i 的检验与校正 ……………………………………………108
12.8 测距光轴和视准轴的检验 ……………………………………………………109
13.技术指标
…………………………………………………………………………110
14.附件
………………………………………………………………………………112

1
简述
这款系列全站仪测角部分采用光栅增量式和绝对编码式数字
角度测量系统,测距部分采用相位式距离测量系统;使用微型计
算机技术进行测量、计算、显示、存储等多项功能;可同时显示
水平角、垂直角、斜距或平距、高差等测量结果,可以进行角度、
坡度等多种模式的测量。
这款系列全站仪可广泛应用于国家和城市的三、四等三角控
制测量,用于铁路、公路、桥梁、水利、矿山等方面的工程测量、
也可用于建筑、大型设备的安装,应用于地籍测量、地形测量和
多种工程测量。
剩余115页未读,继续阅读










安全验证
文档复制为VIP权益,开通VIP直接复制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