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合适的资源?快使用搜索试试~ 我知道了~
首页逻辑架构和物理架构在架构设计中的应用
逻辑架构和物理架构在架构设计中的应用
1.3k 浏览量
更新于2023-05-25
评论 1
收藏 296KB PDF 举报
在不同的架构设计方法中出现的软件架构视图种类很多,本文介绍最常用的两种架构视图——逻辑架构视图和物理架构视图,并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说明如何运用它们进行架构设计。当观察和描述事物大局的时候,逻辑架构和物理架构是最常用的角度。比如,以我们办公室里的局域网为例:从物理角度看,所有计算机“毫无区别”地连接到路由器上;而从逻辑角度看呢,就发现这些计算机是有区别的——一台计算机充当文件服务器,而其它计算机是可以访问服务器的客户机。如图1所示。 图1 区分物理视角与逻辑视角同样,在软件架构设计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区分软件的逻辑架构和物理架构,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设计和描述软件架构。所谓软件架构视图,是指设计和看待
资源详情
资源评论
资源推荐

逻辑架构和物理架构在架构设计中的应用逻辑架构和物理架构在架构设计中的应用
在不同的架构设计方法中出现的软件架构视图种类很多,本文介绍最常用的两种架构视图——逻辑架构视图和物理架构视图,
并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说明如何运用它们进行架构设计。
当观察和描述事物大局的时候,逻辑架构和物理架构是最常用的角度。比如,以我们办公室里的局域网为例:从物理角度看,
所有计算机“毫无区别”地连接到路由器上;而从逻辑角度看呢,就发现这些计算机是有区别的——一台计算机充当文件服务
器,而其它计算机是可以访问服务器的客户机。如图1所示。
图1 区分物理视角与逻辑视角
同样,在软件架构设计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区分软件的逻辑架构和物理架构,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设计和描述软件架构。
所谓软件架构视图,是指设计和看待整个软件系统的特定视角。每个软件架构视图关注系统架构的不同方面,针对不同的目标
和用途。也就是说,架构要涵盖的内容和决策太多了,超过了人脑“一蹴而就”的能力范围,因此采用“分而治之”的办法从不同
视角分别设计;同时,也为软件架构的理解、交流和归档提供了方便。
逻辑架构
软件的逻辑架构规定了软件系统由哪些逻辑元素组成、以及这些逻辑元素之间的关系。
软件的逻辑元素一般指某种级别的功能模块,大到我们熟悉的逻辑层(Layer),以及子系统、模块,小到一个个的类。至于
具体要分解到何种大小的功能模块才可结束软件架构设计,并不存在一个“一刀切”的标准——只要足够明确简单,能够分头开
发就可以了。于是,在实践中我们往往将关键机制相关的架构设计部分明确到类,而一般功能则到模块甚至子系统的接口定义
即可。
值得说明的是,功能模块有时容易识别,有时却比较隐含。而比较全面地识别功能块、规划功能块的接口、明确功能块之间的
使用关系和使用机制,正是软件逻辑架构设计的核心任务所在。对此,Ivar Jacobson曾有过极为形象的说法,“软件系统的架
构涵盖了整个系统,尽管架构的有些部分可能只有‘一寸深’”。
图2展示了一个网络设备管理系统逻辑架构设计的一部分,我们借此来举例说明软件逻辑架构设计的3大核心任务:
识别功能块
规划功能块的接口
明确功能块之间的使用关系和使用机制

















安全验证
文档复制为VIP权益,开通VIP直接复制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