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合适的资源?快使用搜索试试~ 我知道了~
首页基于MAX1968的半导体激光温控电路设计
基于MAX1968的半导体激光温控电路设计
160 浏览量
更新于2023-05-27
评论
收藏 164KB PDF 举报
摘要:讨论了一种半导体激光温度控制电路的设计方案,能够实时监视和控制激光器温度,以稳定激光器的输出功率和波长。控制采用PIC16C73单片机来实现对整个系统的控制。热电致冷器驱动电路采用高集成、高性价比和高效率开关型驱动芯片MAX1968来实现。与传统的分立元件设计方法相比,简化了80%的电路设计。实验结果表明,激光器的温度控制精度达到±0.1℃。 关键词:MAX1968; 单片机; 热电致冷器; 半导体激光器; 温度控制器; 1 引 言 由于体积小、功耗低、寿命长和易于调制,半导体激光器( Laser Diode)作为一种新型激光光源已广泛应用于通讯、医疗和测量等各个领域
资源详情
资源评论
资源推荐

基于基于MAX1968的半导体激光温控电路设计的半导体激光温控电路设计
摘要:讨论了一种半导体激光温度控制电路的设计方案,能够实时监视和控制激光器温度,以稳定激光器的输
出功率和波长。控制采用PIC16C73单片机来实现对整个系统的控制。热电致冷器驱动电路采用高集成、高性价
比和高效率开关型驱动芯片MAX1968来实现。与传统的分立元件设计方法相比,简化了80%的电路设计。实验
结果表明,激光器的温度控制精度达到±0.1℃。 关键词:MAX1968; 单片机; 热电致冷器; 半导体激光器; 温度
控制器; 1 引 言 由于体积小、功耗低、寿命长和易于调制,半导体激光器( Laser Diode)作为一种新型激
光光源已广泛应用于通讯、医疗和测量等各个领域
摘要摘要:讨论了一种半导体激光温度控制电路的设计方案,能够实时监视和控制激光器温度,以稳定激光器的输出功率和波
长。控制采用PIC16C73单片机来实现对整个系统的控制。热电致冷器驱动电路采用高集成、高性价比和高效率开关型驱动芯
片MAX1968来实现。与传统的分立元件设计方法相比,简化了80%的电路设计。实验结果表明,激光器的温度控制精度达到
±0.1℃。
关键词关键词:MAX1968; 单片机; 热电致冷器; 半导体激光器; 温度控制器;
1 引 言引 言
由于体积小、功耗低、寿命长和易于调制,半导体激光器( Laser Diode)作为一种新型激光光源已广泛应用于通讯、医疗和
测量等各个领域
[1]
。LD易于调制的特点在于LD的输出波长易受温度和注入电流的影响。普通LD的电流调制系数约为
0.025nm/mA,;温度调制系数约为0.3~0.4nm/℃
[2]
。在对波长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场合,诸如干涉测量和光谱吸收气体检测待
高精度测量应用中,必须对LD温度进行控制。本文提供的设计方案能为半导体激光器的温度控制提供有效支持。
2 硬件电路设计硬件电路设计
半导体激光温度控制器由MICROCHIP公司生产的PIC16C73单片机和MAXIM公司生产的TEC驱动芯片MAX1968组成,主要
包括温度反馈电路、TEC驱动电路、EEPROM存储电路和键盘数码管显示控制电路。温度控制电路利用热敏电阻反馈LD管芯
温度,AD转换器对该反馈信号进行AD转换并输入单片机,单片机将其与给定电压比较,在进行数字PID算法
[3]
处理后,单片
机控制DA转换器输出模拟控制电压给MAX1968,从而调整MAX1968输出到TEC的电流方向及大小。TEC 根据流过电流信号
对激光器进行制冷或加热,使激光器温度稳定在所要求的值。激光器温控系统须满足控制精度高、温度稳定性好的要求,另外
必须进行双向控制, 以适应环境温度变化和激光器工作条件变化。整个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半导体激光温度控制器系统结构示意图
LD:激光发射管,PD:功率监视器,TEC:热电致冷器
2.1 MAX1968 TEC驱动电路驱动电路
热电致冷器(TEC)是利用帕耳贴(Peltier)效应进行制冷或加热的半导体器件。在TEC两端加上直流工作电压会使TEC的一端
发热,另一端致冷;把TEC两端的电压反向则会导致相反的热流向。
常用的TEC温度控制电路大多采用分立元件搭建的PID 电路,但分立电路需要进行参数整定, 一般都是靠调试人员根据其经
验确定参数值, 也并不总是能达到控制要求, 而且分立电路容易引入噪声, 影响控制精度。另外, 由于目前半导体激光器内部通常
集成了热敏电阻和TEC, 价格比较昂贵, 若发生TEC过压、过流情况, 容易把激光器烧坏, 搭建温控系统时还须考虑到激光器的保
护问题。因此, 传统的温控系统很难完成半导体激光器的温度控制要求, 而集成了控制电路与各种保护功能的专用芯片能够较好
地完成温度控制的任务。
MAX1968是MAXIM公司推出的高度集成、高性价比和高效率开关型驱动器,适用于Peltier热电制冷器模块。它采用直接电
流控制,消除了TEC中的浪涌电流。片内FET在提供高效率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了外部元件。500kHz/1MHz开关频率和独
特的纹波消除电路减小了元件的尺寸和电源噪声。MAX1968单电源工作,在芯片内部的两个同步降压稳压器输出引脚之间连
接TEC,能够提供±3A双极性输出。双极性工作能够实现无“死区”温度控制,以及避免了轻载电流时的非线性问题。该方案通
过少许加热或制冷可避免控制系统在调整点非常接近环境工作点时的振荡。MAX1968采用薄型28引脚TSSOP-EP封装,工作
于-40℃到+85℃的温度范围。
图2所示为激光温度控制器的TEC驱动电路原理图。热敏电阻R
t
上的电压信号代表温度的变化,该信号经过运放U5 OP07隔
离后送至U6进行AD转换,AD转换器采用MICROCHIP公司生产的单通道12位AD转换芯片MCP3201,接口方式为SPI串行协
议。MCP3201将转换后的数字信号送入PIC16C73单片机。单片机先将采集到的温度信号进行数字滤波,再与设定的温度值
比较并进行数字PID处理。之后单片机输出控制信号至DA转换器U5,DA转换器根据单片机送来的控制信号输出一个模拟控制
电压至MAX1968的CTLI引脚上,从而地设置连接在MAX1968 OS1与OS2引脚之间的TEC U4上所通过的电流方向与大小。
DA转换器选用MICROCHIP公司生产的单通道12位引脚DA芯片MCP4921,接口方式为SPI串行协议。MAXIP和MAXIN引脚分
别用来设置允许通过TEC的加热和制冷电流的值,而MAXV引脚用来设置允许加在TEC两端的电压。ITEC引脚的输出电流与
TEC中通过的电流具有线性关系,可以利用它实时监测TEC中通过的电流大小。此外MAX1968还提供了一个引脚 ,在
器件不工作的时候将其电平拉低可以设置器件为关断模式,从而减小器件功耗。














weixin_38695727
- 粉丝: 8
- 资源: 951
上传资源 快速赚钱
我的内容管理 收起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我的收藏
我的下载
下载帮助

会员权益专享
安全验证
文档复制为VIP权益,开通VIP直接复制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