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合适的资源?快使用搜索试试~ 我知道了~
首页DNP_V3.0_protocol_full.pdf
DNP((Distributed Network Protocol)是在国际电子电工协会(IEC)的TC57协议基础上制定的通信规约,它支持ISO 的 OSI/EPA 模型,规定了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是电力系统常用通信协议 (Distributed Network Protocol V3.0) 第一部分 DNP V3.00 数据链路层 第二部分 DNP V3.00 传输层 第三部分 DNP V3.00 应用层 第四部分 DNP V3.00 数据对象库
资源详情
资源评论
资源推荐

1
第一部分
D
D
N
N
P
P
V
V
3
3
.
.
0
0
0
0
数据链路层

2
目 录
第一章 概论…………………………………………………………………………………….4
第二章 与 IEC 的一致性………………………………………………………………………5
2.1 通道的故障切换……………………………………………………………………………5
2.2 帧格式与规程………………………………………………………………………………5
2.3 长度、控制与地址段………………………………………………………………………5
第三章 D NP 数据链路的说明………………………………………………………………….7
3.1 数据链路层的目的…………………………………………………………………………7
3.2 数据链路报头帧的格式……………………………………………………………………8
3.3 原方通信事务……………………………………………………………………….…….12
3.4 副方通信事务……………………………………………………………………….…….14
3.5 对用户过程的复位………………………………………………………………….…….14
3.6 测试………………………………………………………………………………….…….14
3.7 用户数据…………………………………………………………………………….…….14
3.8 无需确认的用户数据……………………………………………………………….…….16
3.9 传输过程…………………………………………………………………………….…….16
3.10 对用户过程之复位………………………………………………………………….…...17
3.11 发送/确认用户数据………………………………………………………………………17
3.12 发送/不期待回信…………………………………………………………………………17
3.13 发送/NACK……………………………………………………………………………….20
3.14 查询/响应…………………………………………………………………………………21
第四章 数据链路的服务与职责………………………………………………………………22
4.1 数据链路的功能…………………………………………………………………………..22
4.2 接口说明…………………………………………………………………………………..23
第五章 物理层的接口……………………………………………………………………….26
5.1 物理层的说明…………………………………………………………………………….26

3
第六章 物理层特性…………………………………………………………………………...29
6.1 线路配置……………………………………………………………………………….…29
6.2 传输的模式……………………………………………………………………………….29
6.3 本地环路………………………………………………………………………………….29
第七章 物理层的规程………………………………………………………………………31
7.1 基本概念…………………………………………………………………………………31
7.2 半双工规程………………………………………………………………………………31
7.3 全双工规程……………………………………………………………………………….32

4
第一章 : 概 论
本文件规定了分布网络规约(DNP)V3.00 版的数据链路层。链路规约数据单元(LPDU)
以及数据链路层服务和传输规程。主站、分主站,外站和智能电子设备(IEDs)都能使用
本数据链路在原方(始发)站和副方(接收)站之间传递报文。在本规约中主站、分主站、
外站和 IEDs 都是既可作始发(原方)站也可以作接收(副方)站。
IEC TC57 所推出的 IEC 870-5-1 和 IEC870-5-2 关于远动系统内数据传输的标准是开发
DNP V3.00 数据链路层的基础。
DNP V3.00 的数据链路层支持被查询的和寂静的远动系统,并且在设计上可适用于面
向连接的和面向非连接的操作,异步的或同步的位串型物理层,诸如 RS-232C,RS-485 以
及光纤收发器,采用全部平衡的传输规程去支持来自外站,IEDs 或非作为主站的分主站之
自发型传输。
本规约所支持的 ISO OSI 模型仅规定了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这种特定的模
型被称之为性能增强了的体系结构(E P A )。然而,为了支持高级的 R T U 功能和大于最大
帧式(如 IEC870-5-1 所规定的最大帧长)的报文,DNP V3.00 的数据链路打算用一个伪传
输层去完成最短报文的组装与分解。
该伪传输层说明于文件 DNP V3.00 Transport Function(P009-OPD.TF) 内,然而,要强
调一下,这些传输功能并非数据链路的一部份而是支持高级 R T U 功能之所需。

5
第二章: 与 IEC 的一致性
本章说明 DNP 规约与 I E C T C -57(870-5)远动数据链路层规约在规范上的不同点。
2.1 通道的故障切换
DNP 链路层仅对一个物理层(或信道)通信。在 OSI 模型中,会话层才负责维持信
道的连接。在 DNP 中,在数据链路以上的层,根据数据链路上的通信失败,负责提供信道
的故障切换。该层可以是网络/传输层或应用层。所以 IEC 关于信道故障切换的 870-5-1 的
第 13 项要求在应用层中得到满足。
2.2 帧格式与规程
数据链路层采用一种可变帧长格式,如 IEC870-5-1(传输帧格式)文件中所述。FT3
帧格式很适合于中等传输速率和低残余误码率的站间数据传输。采用其作为基本帧格式,
遵守其传输规则第 R1,R2,R3 和 R4 条。在原则上遵守规则的 R5 及 R6 条,尽管没有采
用它所推荐的精确时间值,但在每个实施中可以组态。遵循在 IEC870-5-2 中所提出的帧定
义,所不同者这里用了两字节长的地址段指定目的站地址,以及将(链路用户数据段)用
作两个字节的源方站地址。
采用 IEC-870-5-2 所规定的全平衡传输规程去处理在半双工或全双工系统内来自非主
站的非所请求的信息传输。全平衡意味每个站都可以同时作为原方站(发方)和副方站(收
方)。这种配置要求一个全双工信道去正确地运行。在半双工环境中,将使用同一个规程,
所不同者一个站不能同时既是原方站又是副方站。这就是说,在主站与外站间数据链路层
的一个完整的数据传输回合必须完成后,才能开始来自任何一方的任何其它的通信事务处
理。在半双工和全双工两者的组态中,每个设备的责任都要实现一个可兼容的防免碰撞的
模式。
2.3 长度、控制和地址段
DNP 数据链使用的(长度)段和 IEC870-5-1 的 6.2.4 款所定义的相同(参见第三章,关
于此段的进一步资料).
(控制)段采用于平衡传输的 IEC CONTROL 段,如 IEC870-5-2 的 6.1.2 款所规定者。
在 IEC870-5-3 的 6.2.1 款,表Ⅲ中的全部功能码也是被支持的。
(地址)段是一个 16 位(二字节)的段。DNP 数据链路帧之报头有两个 IEC 地址段。
第一段是 A(地址)段,它被用以表示目的站地,第二段在(链路用户数据)段,它被用
剩余20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安全验证
文档复制为VIP权益,开通VIP直接复制

评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