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合适的资源?快使用搜索试试~ 我知道了~
首页传感器及技术检测第二版胡向东实验指导.doc
传感器及技术检测第二版胡向东实验指导.doc
需积分: 49 232 浏览量
更新于2023-05-29
评论
收藏 2.22MB DOC 举报
传感器及技术检测第二版胡向东实验指导。 实验一 金属应变片:单臂、半桥、全桥功能比较(验证) 实验二 差动变压器特性及应用(综合) 实验三 差动螺线管电感式传感器特性(设计) 实验四 差动变面积式电容传感器特性(验证) 实验五 压电加速度传感器特性及应用(验证) 实验六 磁电式传感器特性(验证) 实验七 霍尔式传感器特性(验证) 实验八 热敏电阻测温特性(设计) 实验九 光纤位移传感器特性及应用(验证) 实验十 汽车防撞报警系统设计(设计)
资源详情
资源评论
资源推荐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指导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指导书
1 实验教学大纲
一、适用专业: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等专业
二、地位、作用和任务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属于适用专业大学本科学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传感器具
有检测某种变量并把检测结果传送出去的功能,它们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是
获取、处理、传送各种信息的基本元件。特别是现代大规模工业生产,几乎全都依靠各种控
制仪表或计算机实现自动控制,为保证自动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须随时随地把生产过程
的各种变量提供给控制仪表或计算机。要想正确及时地掌握生产过程或科研对象的各种信
息,就必须具备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方面的知识。本部分旨在以实验和课程设计的形式进一步
加强学生对各类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原理与应用的深入理解,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
来,学以致用。
主要任务是:
1、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掌握各类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2、了解各类传感器的特性和应用方法;
3、掌握基本的误差与测量数据处理方法。
三、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在有关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实验方法和
实验技能方面达到下列要求:
(1)能够自行或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完成实验和实验报告等主要实验程序;
(2)能够掌握常用传感器的性能、调试和使用方法;
(3)能够通过实验完整掌握各类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4)能够在接受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后,进行开放性实验,以提高综合
实验能力。
四、实验内容
实验一 金属应变片:单臂、半桥、全桥功能比较(验证)
实验二 差动变压器特性及应用(综合)
实验三 差动螺线管电感式传感器特性(设计)
实验四 差动变面积式电容传感器特性(验证)
实验五 压电加速度传感器特性及应用(验证)
108

实验指导
实验六 磁电式传感器特性(验证)
实验七 霍尔式传感器特性(验证)
实验八 热敏电阻测温特性(设计)
实验九 光纤位移传感器特性及应用(验证)
实验十 汽车防撞报警系统设计(设计)
五、实验教材
主要教材:《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学习指导(实验部分)》
六、考核方法
根据实验操作效果、实验态度、实验报告撰写结果等进行综合评定。
2 传感器系统实验仪使用说明
一、实验仪简介
CSY-998 型传感器系统实验仪是由浙江大学杭州高联传感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
一种专门用于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课程实验教学的仪器,该实验仪如图一所示。它主要
由各类传感器(包括应变式、压电式、磁电式、电容式、霍尔式、热电偶、热敏电阻、差
动变压器、涡流式、气敏、湿敏、光纤传感器等)、测量电路(包括电桥、差动放大器、
电容放大器、电压放大器、电荷放大器、涡流变换器、移相器、相敏检波器、低通滤波器
等)及其接口插孔组成。该系统还提供了直流稳压电源、音频振荡器、低频振荡器、F/V
表、电机控制等。
图 1 CSY-998 型传感器系统实验仪
109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指导
二、主要技术指标
1、差动变压器量程:≥5mm
2、电涡流位移传感器量程:≥1mm
3、霍尔式传感器量程:≥1mm
4、电容式传感器量程:≥2mm
5、热电偶:铜-康铜
6、热敏电阻 温度系数:负 25℃阻值:10K
7、光纤传感器:半圆分布、LED 发光管
8、压阻式压力传感器量程:10Kpa(差压) 供电:≤6V
9、压电加速度计: 安装共振频率:≥10KHz
10、应变式传感器:箔式应变片阻值:350 欧
11、PN 结温度传感器:灵敏度约-2.1mV/℃
12、差动放大器:放大倍数 1~100 倍可调
三、使用注意
1、 应在确保接线无误后才能开启电源。
2、 迭插式插头应避免拉扯,以防插头折断。
3、 对从电源、振荡器引出的线要特别注意,不要接触机壳造成断路,也不能将这些引线
到处乱插,否则,很可能引起仪器损坏。
4、 用激振器时不要将低频振荡器的激励信号开得太大,以免梁的振幅过大而损坏。
5、 音频振荡器接低阻负载(小于 100 欧)时,应从 L
V
口输出,不能从另两个电压输出插
口输出。
3 实验项目
实验一 金属应变片:单臂、半桥、全桥功能比较
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
实验目的:
1、观察了解金属应用片的结构和粘贴方式;
2、测试悬臂梁变形的应变输出;
3、验证单臂、半桥、全桥测量电桥的输出关系,比较不同桥路的功能。
110
剩余14页未读,继续阅读















安全验证
文档复制为VIP权益,开通VIP直接复制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