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煤 矿
机 械
!"#$
%&’( %#)*&’(+,
-"
$./01".23
45$. 6278
第
90
卷
第
23
期
6278
年
23
月
!"#:72;79<9=>?;@A?B;6278232=6
0
引
言
目前
!
全国大型煤矿的开采朝着自动化
"
数字
化
"
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与转型
#
具有通信接口
"
远程
数据监测和控制功能的煤矿机电设备的需求量越来
越大
!
在采
"
掘
"
机
"
运
"
通
"
排六大煤矿系统的应用也
越来越多
$
传统现场总线上传方式由于自身的局限
性很难构建大量数据高速率的长距离传输控制系
统
!
已不能满足煤矿生产现场呈几何级数增长的信
息量传输需要
$
神东煤炭集团综采工作面在用设备
基本实现数据上传
!
但存在各设备上传系统的接口
多
%
协议杂
"
通信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
神东煤炭集团
627C
年
72
月立项实施了神东机
电设备通信接口及
协议标准研究项目
!
形成了企业行规
&
矿山机电设备
通信接口和协议
’!
标准均已应用于区域自动化项目
和
8;8
@
智
能大采高综采成套中
!
该标准的核心即
是
DE*(+F(EGHI
协
议
$
通过试验
!
基于
DE*(+F(E>HI
协
议可实现综采工作面设
备数据上传
!
能够满足接口
和协议一致性
%
兼容性
!
可解决综采工作面各设备上
传系统的接口多
%
协议杂
%
通信标准不统一的问题
!
将
DE*(+F(E>HI
协议推广和扩展应用到
整个煤矿井
下设备
!
实现煤矿井下设备的数据采集
%
传输
%
监控
%
存储和共享
!
建立数据仓库是未来数字矿山建设的
一种应用方式
$
1 DE*(+F(E>HI
协
议介绍
DE*(+F(E>HI
是
在以太网技术和
JKI>HI
技
术的
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开放性以太网工业协议
!
与
传统以太网兼容
!
可实现工业现场设备之间通讯与互
操作性
$
DE*(+F(E>HI
具有节点无限制
%
操
作简单
%
高
性能
%
远程访问
%
高带宽等优点
$
由于其与底层介质
无关
!
可方便灵活在控制系统和底层设备上实施
!
向
上可与以太网
%
LMK
NOP
%
数据库等接口集成
!
向
下
可与常用的现场总线和以太网通讯接口集成
!
实现
了从企业层到设备层无缝集成
!
在工业控制系统中
真正实现一网到底
$
DE*(+F(E>HM
采
用
QRH
七
层参考
模型结构
!
其中数据链路层
%
物理层采用
H’E(+’(E
技
术
!
传
输层
%
网络层采用
JKM
SOTIUGHI
技
术
!
应用层
%
表示层和会话层采用
KHI
协
议规范
!
由于采用与
K"’E+"$F(E
%
T(V&)(F(E
相
同的先进
%
成熟的应用层协
议
KHI
协
议
!
满足工业控制苛刻要求
!
能够适用工业
环境各种应用
!
在全球各大厂商如
W(B+"E*
%
Q@+"’
%
R)*’(&X(+
%
W")AY($
$ P5E"@ZE&"’
得到了广泛支
持与
应用
$
2 DE*(+F(E>HM
协
议扩展
KHM
协议规范主要由设
备对象模型
%
通用和扩
展对象库
%
设备行规
%
电子数据表
%
信息管理等组成
$
充分考虑煤炭行业用户的自动化
%
信息化需求
!
分别
DE*(+F(E>HM
协议在煤矿大数据中的应用
江
越林
,
丁剑明
(
神东煤炭集团
!
陕西 神木
37097C
)
摘
要
:
介绍了工业控制领域的一种广泛使用的工业以太网
DE*(+F(E>HM
协
议
,
并将其标准和
协议推广扩展到煤矿井下设备
。
通过建立标准的
DE*(+F(E>HM
协议数据映射点表
,
实现了煤矿井下
设备通讯标准的统一
。
最后对比分析国内外数据
,
提
出一种通过
DE*(+F(E>HM
智能网关将煤矿井下
不同设备不同协议集
成到
H’E(+’(E
的
方案
,
实现煤矿井下设备的数据采集
、
传输
、
监控
、
存储和共
享
,
为数据库建立奠定基础
。
关键词
:
通信协议
;
DE*(+F(E>HM
*
KHM
;
智
能设备
;
标准化
;
大数据
中图分类号
:
[M909.
77
文
献标志码
+
\
文
章编号
+
1003
- 079<
(
2018
)
23 -
0732 - 29
$%%&#’()*"
+ ", DE*(+F(E>HM -.")"/"& *+ 0*1 2()( "3 4"(& 5#+6
7*
(+1 896&*+
,
2
*+1 7*(+:#+;
S]*(’X"’^ K"Z$ _+"5‘a ]*(’@5 37097Ca K*&’ZU
<=>).(/)
+
H’E+"X5)&’
^ Z Y&X($, 5b(X &’X5bE+&Z$ DE*(+’(E DE*(+F(E>HM ‘+"E")"$ &’ E*( c&($X "c &’X5bE+&Z$
)"’E+"$a Z’X (BE(’Xb &Eb bEZ’XZ+Xb Z’X ‘+"E")"$b E" )"Z$ @&’( (d5&‘@(’E. \, (bE#e$&b*&’^ bE#’X#+X
DE*(+F(E>HM ‘+"E")"$ X#E# @#‘‘&’^ ‘"&’E E#e$(a E*( )"@@5’&)#E&"’ bE#’X#+X "c )"#$ @&’( 5’X(+^+"5’X
(d5&‘@(’E &b 5’&c&(X. PE $#bEa )"@‘#+&’^ #’X #’#$,f&’^ E*( bEZE5b "c XZEZ 5‘$"ZX&’^ ZE *"@( Z’X Ze+"ZXa
Z b)*(@( &b ‘5E c"+YZ+X E" &’E(^+ZE( E*( X&cc(+(’E ‘+"E")"$b "c )"Z$ @&’( (d5&‘@(’E &’E" g’E(+’(E E*+"5^*
hE*(+1(E>gI &’E($$&^(’E ^ZE(YZ, E" +(Z$&f( E*( XZEZ )"$$()E&"’a E+Z’b@&bb&"’a @"’&E"+&’^a bE"+Z^( Z’X
b*Z+&’^ "c E*( @&’( 5’X(+^+"5’X (d5&‘@(’Ea Z’X $Z, E*( c"5’XZE&"’ c"+ E*( (bEZe$&b*@(’E "c E*( XZEZ
YZ+(*"5b(;
?6@ A".B>
+
)"@@5’&)ZE&"
’ ‘+"E")"$i hE*(+1(E>gIi !gIi &’E($$&^(’E (d5&‘@(’Ei bEZ’XZ+X&fZE&"’i e&^ XZEZ
732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