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合适的资源?快使用搜索试试~ 我知道了~
首页物料编码管理系统在中国石化的应用
物料编码管理系统在中国石化的应用
316 浏览量
更新于2023-05-22
评论 1
收藏 31KB DOC 举报
本文介绍了根据编码规则和物料编码的总体要求,由北京三维天地公司完成了物料编码管理系统的开发与测试工作。该物料编码管理系统是总部和企业物料编码提报、生成、查询、维护的工作平台,能够将所有小类描述规则和整理后的数据全部加载到系统中,做到按标准自动判别物料描述、配置物料编码,并且实现编码的综合查询、分类查询、模糊查询等方便快捷的功能,为物料编码的编制、整理、审核提供了极大便利,工作效率大大提高。通过系统实现了对物料编码的集中修订和网上审核,包括模版描述、物料条目描述,做到科学、准确、合理、实用。
资源详情
资源评论
资源推荐

物料编码管理系统在中国石化的应用
许多企业在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对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化作用认识不足,往往是只重视
系统硬件的配置和软件的开发,而对信息表示方法没有重视。各职能部门对信息的命名、
描述、分类和编码等工作,完全按照自己的需要和习惯来进行。分类编码目录内容较乱,
互不兼容,很难满足现代化信息管理的要求,这必然会严重影响系统的运行和维护。
许多信息系统失败的例子中,相当一部分是由于没有重视信息系统编码。这主要是国内
没有一套完整的科学理论指导,对分类编码标准化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在一些企业内部
信息名称不统一、信息分类方法不统一、对同一信息的计算方法和计量单位不统一等等现
象屡见不鲜。另外,对同一性质的信息分类编码标准的制定,企业之间、部门之间,往往
互不沟通,各自为政,不考虑标准的兼容和衔接。系统一旦建立,若推翻重来,必然浪费
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在国外一些国家,信息系统的建立,非常着重于分类编码方法的优化、系统分析和整体
规划。若建立一套现代化的物资编码系统,可以确保物资设计、制造、采购、储存、运输
等业务的正常运行,避免由于不必要的浪费而造成的损失,可以促进物资信息交流,提高
物资利用率,加速资金周转,节约采购资金,减少储备资金占用。可见信息分类编码标准
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当明显,意义重大。
一、中石化的物资编码工作现状
中国石化物资编码和产品编码从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历经十余年,先后多次修订和发布,
各自形成了管理和应用体系。物资编码分类参考了国家标准、原纺织部( 39 大类)、化工
部(45 大类)、石油部(52 大类)分类标准,现在使用的是 2000 年修订后的分类及编码,
共计 56 个大类,编制到 16 位低位码的物资有 10 个大类 12 万条左右。产品编码参考了国
家统计局分类标准,经过不断修订补充,目前在用编码约 4 万条左右。
这两套分类与编码总体上是科学合理的,为生产经营管理、物资供应管理、产品与物资
统计和信息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进中国石化管理改革和 ERP 系统应用奠定了重要
基础。但是,随着中国石化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产品、采购价格、供应商、库存储备
等管理改革的深化,现行的物料编码也存在着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问题表现在:
(1)物料编码没有实现集中管理。目前只有 10 个大类的物料统一编制到低位码,仅占全
部物料的极小部分,其余大类的低位码由各企业自行维护。由于对分类和模版的理解不同
在事实上形成了一个企业一套编码,这与集中式 ERP 建设、电子商务采购、价格与供应商
集中管理、数据统计、库存储备、采购信息共享的要求极不适应。
(2)物料分类不统一、不合理。一是产品分类与物资分类不统一,其中既是产品又要采购
的物料,其编码不统一成为 ERP、电子商务等信息系统运行的障碍。二是物资分类与工程
设计材料分类不统一,不利于工程总承包单位物资采购统一管理,无法实现工程设计系统
和 ERP 系统以及物资采购电子商务系统的数据交换与信息共享。三是部分物料分类不合理 ,
部分中类之间划分明显重叠,不利于明确分类,与目前信息化应用的要求不相适应。
(3)部分物料已经落后于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要求。一是技术淘汰和新材料、新产品的
使用。比如沸腾钢需要删除、复合材料需要增加;二是部分分类反映了当时计划经济的特
点,现在需要调整。
(4)部分物料模版规则不完善,不能科学合理地对物资进行准确描述。现行物料描述模版
是统一的三段结构划分,分别描述物料的名称、规格型号、材质(或标准),没有详细定









安全验证
文档复制为VIP权益,开通VIP直接复制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