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合适的资源?快使用搜索试试~ 我知道了~
首页国产基础软硬件发展之我见
资源详情
资源评论
资源推荐

1、国产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关键的部分,是所有应用软件发挥作
用的平台。但提起操作系统,恐怕国人最初都只认识微软。长期以
来,操作系统为国外厂商所控制的状况已成为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
严重障碍,政府和产业界都在迫切寻求一种新的、中国能够掌握核
心技术的操作系统。国产操作系统及其应用解决方案的出现,从某
个层面讲,操作系统的天下不再是微软独大了。这些操作系统产品
的诞生对打破微软 Windows 在中国的垄断地位,保护我国信息系统
的安全,促进民族软件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有了国产
操作系统后,许多优秀的应用软件就能不受微软捆绑软件的威胁,
能在自己的操作系统上一展身手,虽然稳定性和兼容性与国外的版
本相比都有一定的差距,但在“核高基”的推动下,以及建立中国自主
产权的操作系统重大主题的呼唤中,国产操作系统将很快显示其快
速的成长性,在中国 IT 市场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下面从功能、性能、可靠性、实时性、设备支持、应用软件支
持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功能、性能
我们针对操作系统主要功能、桌面操作系统的图形开发库、多
媒体处理、文件系统等进行了功能试验,在性能试验方面,进行了
系统基本性能、大文件复制、启动时间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国产
操作系统在主要系统功能和性能方面能够满足应用系统开发和运行
的基本需要。
2)可靠性
国产操作系统均来源于国际上广泛流行、应用的产品(麒麟操
作系统来源于 FreeBSD,中标 Linux 来源于 Linux)。这些软件在国
产化的过程中核心功能不变,而且相关的研制单位在该领域均有长
期的研究、开发经验,因此国产操作系统是稳定、可靠的。

3)实时性
国 产 操 作 系 统 的 内 核 均 支 持 抢 占 式 调 度 , 并 支 持 IEEE
POSIX.1b(实时扩展)、POSIX.1c(线程扩展)等实时性标准,具
有较高的实时性。
4)设备支持
由于与当前被广泛应用的开源软件产品兼容,国产操作系统对
通用设备具有较好的支持。我们建立了相应的试验验证环境,系统
地对国产操作系统进行了适配试验。在适配试验中主要进行了打印
机、摄像头、手写板、CPU 及主板、声卡、网卡、存储设备等硬件
的适配试验,试验证明国产操作系统对上述硬件设备具有较好的支
持。
此外,操作系统提供了驱动程序开发接口,对于专用设备(如
1553B 总线设备),可根据该接口开发相应的驱动程序,增加对该
设备的支持。我们对驱动程序开发具有丰富的经验,在专用设备厂
家不能提供相应的驱动程序时,我们有能力自主开发。
5)应用软件支持
国产桌面操作系统上的应用软件确实比 Windows 少很多。但从
软件种类来看,除了消费类软件(如游戏)外,其它类别的软件国
产桌面操作系统上都有,而且也很好用,如 Eclipse 软件开发环境、
国产办公套件、Firefox 浏览器、Acrobat Reader(PDF 文件阅读器)、
IBM Rational 软件开发工具(包括设计、建模、配置管理工具等)
等。
这些应用软件要么来自大公司的跨平台产品,要么来自大的开
源社区,即使是国产化的软件,大部分也是来源于优秀的开源产品。
对于软件开发与应用来说,现有的应用软件是足够的、能满足
用户使用要求的。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国产操作系统的功能、性能是满足要
求的,而且稳定、可靠,并具有较高的实时性,对设备、应用软件

的支持也能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总的来说是可用的。但在国产操
作系统上的应用开发与在 Windows 上的应用开发相比都有很大的差
别。软件开发人员对国产 Linux 操作系统的应用开发还不熟悉,需
要较长的时间去了解、学习和培训有关方面的知识、开发环境,开
发周期会比较长,因此费效比也就比较高。
2、国产数据库
近年来,国内数据库企业在产业政策和政府项目的引导扶持下,
实现了核心技术的突破,推出了一批成熟可用、产品化程度高、功
能性能接近国外产品的国产数据库产品。而在应用推广的实践中,
遇到了重重困难,亟需探索出一条赢得用户、打开市场的道路。
国产数据库市场环境分析
国家信息化建设中对于国产数据库着巨大的潜在需求
目前,我国的信息化建设随着在各行各业中展开。不同的细分
市场产生各有侧重的需求,信息安全、成本、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因
素共同营造出了对国产数据库的潜在需求,之所以是“潜在”,一是大
多数用户仍然不了解、不放心、甚至没听说过国产数据库,其选择
范围仍局限在国外产品上,二是因为国产数据库厂商还没有针对需
求展开市场化、产业化的开发和营销行为。
国产数据库在宣传推广中始终强调自主知识产权带来的信息安
全保障,大多数用户虽然认同这一说法,但总的来看,包括政府部
门在内的用户并没有把保障信息安全与国产软件联系在一起,安全
危机意识相对薄弱。
数据库市场现状
甲骨文、微软、IBM、Sybase 等巨头在中国数据库市场上继续
占据着 97%以上的绝对垄断份额,这一形势没有大的改变。长期垄

断导致许多重点用户依附于国外产品,不易接受新的替代品,这反
过来促进了垄断趋于极端。后来者面临的市场进入壁垒越来越高,
是国产数据库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
国内用户使用盗版数据库的情况十分普遍,不亚于操作系统和
办公软件,而且更为隐蔽。此外,近年来国际开放源码产品的兴起
也为国内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MySQL、PostGreSQL 等提供了比
较完整的数据库功能,能够满足大多数中低端应用需要。这些很大
程度上削弱了国产数据库的价格优势。
国产数据库进入市场伊始,就面临着上下两方夹击的严峻竞争,
必须在产品定位、价格体系、营销方式、支持服务等非研发范畴中
迅速培养能力,并以创新来改变劣势。目前国产数据库只在局部市
场上崭露头角,但这还不够,宣传声势和知名度远远不够,没有像
国产操作系统、中间件、办公套件等产品那样,与国外主流产品开
展正面竞争,也并没有引起国外厂商的重视。
数据库产品在技术发展和应用扩展上发展迅速
在技术方向上,数据库产品正在从简单的数据存储检索功能,
向着数据挖掘、商务智能等纵深发展。
在功能扩展方面,数据库正在与计算机集群、XML、空间数据
处理、移动通信等技术互相融合,同步发展。在应用层面,数据库
厂商正在以提供应用套件的方式,进入原来数据库平台之上的应用
系统市场,如甲骨文公司在 ERP、CRM、SCM 等领域已经成为主要
竞争者拥有广泛的客户群。
不可否认,国外产品仍然是技术领先者和主要创新者,国产数
据库虽然在技术上已经大大缩小了差距,但主要是体现在标准化程
度、稳定性和性能等指标上,应用支持和技术创新上还比较落后,
国内厂商面临的不仅是市场压力,必须保持对先进水平的跟踪,加
强持续研发能力,特别是要根据国内用户的需求,把研发重心从面
向理论标准转移到面向应用上来。
剩余17页未读,继续阅读



















安全验证
文档复制为VIP权益,开通VIP直接复制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