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合适的资源?快使用搜索试试~ 我知道了~
首页labview编程思想
labview编程思想
需积分: 50 189 浏览量
更新于2023-05-30
评论
收藏 12.41MB PDF 举报
LabVIEW 是一个划时代的图形化编程系统。确切的讲,LabVIEW 是一种采用图形化编程方法的计算机编程语言。采用图形化的编程方法进行计算机程序设计无疑是这个时代的一个伟大的创举。
资源详情
资源评论
资源推荐

总目录
序
第 1 部分:LabVIEW 编程思想
第 1 章 虚拟仪器导论
1.1 虚拟仪器概述
1.1.1 虚拟仪器理念的诞生
1.1.2 初期虚拟仪器的理念
1.1.3 现代虚拟仪器的理念
1.2 虚拟仪器构成
1.2.1 传感器
1.2.2 数据采集模块
1.2.3 商业化计算机平台
1.3 虚拟仪器的测量原理
1.3.1 传统仪器的基本测量原理
1.3.2 虚拟仪器的基本测量原理
1.3.3 虚拟仪器改变了传统仪器的测量方式和理念
1.4 虚拟仪器的特点
1.4.1 虚拟仪器充分利用了商业化计算机的软件资源
1.4.2 虚拟仪器充分利用了商业化计算机的硬件资源
1.4.3 软件仍然是虚拟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1.4.4 可重复使用的硬件将降低虚拟仪器成本
1.4.5 虚拟仪器的测量功能取决于用户需求
1.5 虚拟仪器与传统仪器间的关系
1.5.1 虚拟仪器会取代传统仪器吗?
1.5.2 模拟电子技术仍主导着虚拟仪器的未来
1.5.3 数字电子技术使得虚拟仪器设计更加灵活
1.5.4 高端测量仪器领域传统仪器仍是主宰者
1.6 虚拟仪器技术

1.6.1 虚拟仪器技术——概述
1.6.2 虚拟仪器技术之一——虚拟仪器软件开发环境
1.6.3 虚拟仪器技术之二——虚拟仪器硬件体系架构
1.6.4 虚拟仪器技术之三——虚拟仪器管理体系架构
1.7 本章小结
第 2 章 NI LabVIEW
2.1 计算机编程语言
2.1.1 机器语言
2.1.2 汇编语言
2.1.3 高级语言
2.1.4 图形化编程语言
2.2 NI LabVIEW 概述
2.2.1 关于 NI LabVIEW
2.2.2 LabVIEW 图形化编程语言
2.2.3 NI LabVIEW 图形化开发环境
2.2.4 创建第一个图形化程序
2.2.5 图形化语言运行机制——数据流
2.3 VI——图形化程序的基本框架
2.3.1 前面板窗口
2.3.2 程序框图窗口
2.3.3 图标和连线板
2.4 VI 属性
2.4.1 VI 属性——常规
2.4.2 VI 属性——内存使用
2.4.3 VI 属性——说明信息
2.4.4 VI 属性——修订历史和编辑器选项
2.4.5 VI 属性——保护
2.5 子 VI 与 VI 的层次结构
2.5.1 创建子 VI
2.5.2 创建子 VI 的图标和连线板
2.5.3 VI 的属性——窗口外观
2.5.4 VI 的属性——窗口大小和运行时的位置
2.5.5 VI 的层次结构

2.6 VI 的类型和跨平台特性
2.6.1 通用类型 VI
2.6.2 严格类型 VI
2.6.3 VI 的使用
2.6.4 VI 的跨平台
2.7 本章小结
第 3 章 控件——前面板对象
3.1 控件的基本特征
3.1.1 控件的外观和样式
3.1.2 控件的指向性
3.1.3 控件的映射
3.1.4 控件的静态属性
3.2 控件的基本作用
3.2.1 装饰前面板
3.2.2 实现人机对话
3.2.3 放置数据、承载数据类型
3.2.4 控件的数据类型
3.3 控件与 LabVIEW 中变量间的关系
3.3.1 局部变量
3.3.2 全局变量
3.3.3 共享变量
3.4 控件类型的定义
3.4.1 控件
3.4.2 自定义类型
3.4.3 严格自定义类型
3.5 控件的深入探索
3.5.1 控件与 VI 服务器类之间的关系
3.5.2 控件的创建和销毁
3.5.3 利用更加丰富多彩的控件

第 4 章 接线端、节点——程序框图对象
4.1 接线端——控件的映射
4.1.1 接线端的作用和表示方式
4.1.2 接线端——数据类型的标识
4.1.3 接线端间的数据通道——连线
4.2 节点——图形化代码
4.2.1 函数——原子级的图形化代码
4.2.2 内置 VI——面对任务的函数集合
4.2.3 Express VI——基于配置的模块化程序
4.3 程序框图对象的深入探索
4.3.1 图形化语言的抽象机制
4.3.2 图形化代码的重用机制
4.3.3 图形化语言异常和错误处理
4.3.4 图形化语言与硬件的无缝连接
第 5 章 控制程序流程
5.1 数据流——图形化语言运行机制
5.1.1 何谓数据流
5.1.2 数据流编程
5.1.3 数据流编程的基本特点
5.1.4 数据流编程的深入理解
5.2 控制程序流程——运算符和算术表达式
5.2.1 数值运算符
5.2.2 关系运算符
5.2.3 算术表达式
5.2.4 逻辑运算符
5.3 控制程序流程——定序控制
5.3.1 平铺式顺序结构
5.3.2 层叠式顺序结构
5.3.3 利用公共线程
5.4 控制程序流程——条件结构

5.4.1 基本条件结构的图形化表示方法
5.4.2 基本条件结构的数据流运行机制
5.4.3 复杂条件结构
5.4.4 最简单的条件选择
5.5 控制程序流程——循环结构
5.5.1 For 循环及它的图形化表示法
5.5.2 For 循环的数据流运行机制
5.5.3 While 循环及它的图形化表示方法
5.5.4 While 循环的数据流运行机制
5.5.5 循环中添加移位寄存器
5.5.6 反馈节点
5.6 控制程序流程——事件结构
5.6.1 事件结构及它的图形化表示法
5.6.2 事件结构的数据流运行机制
第 6 章 应用程序控制 VI 和函数
6.1 属性节点和调用(方法)节点
6.1.1 创建属性节点和调用节点
6.1.2 应用程序(App)的属性和方法
6.1.3 VI 的属性和方法
6.1.4 对象的属性和方法
6.1.5 对象的属性的一些深入探索
6.2 引用——操控对象的钥匙
6.2.1 引用的基本概念
6.2.2 获得引用的方法之一:创建引用
6.2.3 获得引用的方法之二:打开与关闭引用
6.2.4 引用句柄
6.3 应用程序引用
6.3.1 打开应用程序的引用
6.3.2 获得相关计算机的网络地址
6.3.3 获得相关计算机 VI 服务器的设置
6.3.4 应用程序引用——实例
剩余285页未读,继续阅读

















安全验证
文档复制为VIP权益,开通VIP直接复制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