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合适的资源?快使用搜索试试~ 我知道了~
首页IMT-A-D2D技术白皮书(2014版)
资源详情
资源评论
资源推荐

IMT-Advanced D2D 技术白皮书
IMT-Advanced
推进组
3GPP
项目组
IMT-Advanced D2D(Device-to-Device)技术白皮书
(Version 1.9.1 Draft)
Page 1

IMT-Advanced D2D 技术白皮书
目录
目录 i
1 D2D 通信技术介绍 2
1.1 D2D 技术简介 2
1.2 场景描述 3
1.3 基本假设和要求 4
2 D2D 通信与蜂窝通信的无线资源共享方式 6
2.1 正交方式的无线资源共享 6
2.2 复用方式的无线资源共享 7
2.3 D2D 链路间资源共享方式 10
2.4 蜂窝通信与 D2D 通信资源共享方式仿真 11
2.5 结论 20
3 支持 D2D 无线资源复用的干扰分析 21
3.1 D2D 链路间干扰 21
3.2 蜂窝与 D2D 通信间干扰 21
3.3 结论 33
4 IMT-Advanced D2D 通信控制方式 34
4.1 网络完全控制的 D2D 通信 34
4.2 网络辅助的自主 D2D 通信 34
4.3 结论 34
5 D2D 通信干扰避免、控制和协调机制 36
5.1 网络完全控制的 D2D 通信 36
5.2 网络辅助的自主 D2D 通信 37
6 D2D 通信的连接建立和释放 99
6.1 D2D 终端发现机制 99
6.2 同步机制 106
6.3 寻呼机制 106
6.4 通信流程 106
7 D2D 通信的增强和应用 107
7.1 D2D 通信与蜂窝通信的切换 107
7.2 D2D 通信的链路自适应技术 112
7.3 D2D 通信与 MIMO 技术 119
7.4 D2D 通信与中继技术 127
7.5 D2D 通信与网络编码技术 133
7.6 D2D 通信与 MBMS 133
8 总结 143
9 参考文献 144
10 版本信息 145
Page i

IMT-Advanced D2D 技术白皮书
1 D2D 通信技术介绍
下一代宽带蜂窝移动通信系统(IMT-Advanced)中以基站为中心的通信方式存在局限性,
系统仍存在覆盖和容量等方面的问题。研究表明终端直通(D2D)技术在节省资源、减小干扰
和提升传输效率等多方面有巨大优势。在 IMT-Advanced 演进中融合 D2D 技术,将显著改善网
络结构、增强覆盖、提高系统容量。
1.1 D2D 技术简介
下一代宽带蜂窝移动通信系统(IMT-Advanced)中采用了载波聚合(CA)技术、增强的多
入多出(MIMO)天线技术、协同多点传输(CoMP)技术和中继技术,在原有蜂窝移动通信系
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系统容量,改善了小区边缘用户的数据速率和用户体验。
然而,由于蜂窝通信系统以基站为中心的小区覆盖和业务提供方式本身所存在的局限性,
IMT-Advanced 系统仍存在覆盖和容量等方面的问题。尽管中继技术及 CoMP 技术能够提高小区
覆盖性能,增强小区边缘用户体验,然而由于基站及中继 站不具有移动性,网络结构和业务支
持的灵活性仍然不够,系统覆盖及小区边缘用户容量仍有较高的提升空间。另外,随着无线多
媒体业务的发展,当前日益增长的本地数据共享业务需求给 IMT-Advanced 系统的容量和覆盖以
及服务灵活性提出了较高要求,以基站为中心的小区业务提供模式在适应本地业务的发展方面
有明显的局限性。
D2D(Device-to-Device),即终端直通技术,是指邻近的终端可以在近距离范围内通过直
连链路进行数据传输的方式,而不需要通过中心节点(即基站)进行转发。D2D 技术本身的短
距离通信特点和直接通信方式使其具有如下优势:
1. 终端近距离直接通信方式可实现较高的数据速率、较低的延迟和较低的功耗;
2.利用网络中广泛分布的用户终端以及 D2D 通信链路的短距离特点,可以实现频谱资源的
有效利用,获得资源空分复用增益;
3. D2D 的直接通信方式能够适应如无线 P2P 等业务的本地数据共享需求,提供具有灵活适
应能力的数据服务;
4. D2D 直接通信能够利用网络中数量庞大且分布广泛的通信终端以拓展网络的覆盖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指的 D2D 技术与传统的短距离通信技术有所不同。许多短距离通信
技术如蓝牙、WiFi Direct、Zigbee 等等使用非授权频带如 ISM 频段进行数据直接传输,与蜂窝
网络形成相对独立的系统。而本文讨论的 D2D 技术专指与蜂窝系统共享使用授权频带资源的终
端直通技术,形成统一的混合蜂窝与 D2D 网络。
蜂窝通信系统与终端直通技术的结合实际已有较长的历史。已有的点对点网络(Ad-Hoc)
以终端直通技术为基础,无论在通信方式还是网络结构上都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但
其应用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其纯粹的分布式结构,这类网络 难以实现干扰控制,终端缺
乏对网络全局信息的了解,不适合应用于业务量和干扰很高的通信环境 ;终端只能通过简单的
相互竞争以统计时分复用方式共享无线资源,导致资源使用率较低;由于基于纯分布式结构的
Page 2

IMT-Advanced D2D 技术白皮书
通信机制与蜂窝通信差异巨大,融合难度较高。
无线网格(Mesh)网以及类似的研究工作就是将以基站为中心的蜂窝网络与 Ad-Hoc 网络
相结合,形成混合网络,提高网络的综合性能,然而普遍的研究都关注于网络结构的创新和应
用,并未探索与真实蜂窝网络协议的融合。
本文讨论的是将 D2D 技术引入 IMT-Advanced 系统授权频带内,利用 D2D 技术本身的短距
离通信特点和直通通信方式,充分发挥 D2D 在节省无线资源、减小系统干扰、以及业务提供等
方面的巨大优势和潜力,拓展网络覆盖、提高无线资源使用效率和系统容量,并更好地适应本
地数据业务的需求。
1.2 场景描述
本文讨论的场景是在 IMT-Advanced 系统授权频段引入 D2D 技术,形成蜂窝通信和 D2D 通
信共存的混合网络,如下图所示。
在该场景中,终端可以以两种不同的模式通信。其一,蜂窝通信模式:终端通过基站进行
通信;其二,D2D 模式:终端使用 D2D 链路直接通信。在该混合网络中,部分终端仍以蜂窝通
信模式通过基站进行信息转发和通信,部分用户则以终端直通模式进行数据的直接传输。
Page 3

IMT-Advanced D2D 技术白皮书
图 1-1 IMT-Advanced 系统中的 D2D 通信场景
1.3 基本假设和要求
基于上述场景,为在 IMT-Advanced 系统中有效的引入 D2D 技术,实现在授权频段上的共
存并对无线资源进行共享,提出如下基本要求:
1. D2D 通信对 IMT-Advanced 蜂窝系统的无线资源可以进行有效的共享;
2. D2D 通信对 IMT-Advanced 蜂窝系统的干扰是网络运营者可管可控的,不影响整个系
统的稳定性;
3. 在满足以上要求的前提下,D2D 终端所需增加的复杂度尽可能小;
4. 在满足以上要求的前提下,对 IMT-Advanced 蜂窝系统及标准产生的影响尽可能小,且
应满足后向兼容性要求。
Page 4
BS
BS
BS
BS
BS
BS
BS
BS
BS
BS
laptop
laptop
ipad
ipad
Gateway
Gateway
剩余6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宋显艳
- 粉丝: 2
- 资源: 6
上传资源 快速赚钱
我的内容管理 收起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我的收藏
我的下载
下载帮助

会员权益专享
安全验证
文档复制为VIP权益,开通VIP直接复制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