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类与对象基础:理解抽象、封装、继承和多态
需积分: 10 13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3
收藏 785KB PPT 举报
本资源主要介绍了Java编程中的类与对象的基本概念,以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的核心特点。通过示例程序展示了如何创建和使用对象,同时讲解了抽象、封装、继承和多态等核心概念。
在Java编程中,类与对象是面向对象编程的基础。类是对具有共同属性和行为的对象的抽象,它定义了对象的状态(属性)和行为(方法)。在给定的程序`Ex3`中,我们看到`count`变量作为类级别的静态变量,意味着所有`Ex3`类的实例共享这个变量。`main`方法创建了两个`Ex3`对象`e1`和`e2`,并分别对`count`进行递增操作,然后输出它们各自和类的`count`值,展示了静态变量在不同对象间的共享特性。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OOP)相比结构化程序设计更注重对象间的交互。结构化程序设计强调数据和功能的分离,而OOP则以类为基本单元,通过创建对象来执行任务,对象之间通过方法调用(消息传递)进行通信。OOP的四大核心概念包括:
1. **抽象**:抽象是忽略不重要的细节,关注关键特征的过程。在程序设计中,抽象分为过程抽象和数据抽象。过程抽象关注功能的实现步骤,而数据抽象结合数据和操作,形成抽象数据类型。
2. **封装**:封装是将数据和操作这些数据的方法绑定在一起,对外界隐藏内部实现细节。例如,类`Ex3`的`count`变量就是封装的一部分,外部只能通过类提供的公共方法访问和修改它。
3. **继承**:继承允许一个类(子类)继承另一个类(父类)的属性和方法,从而实现代码的重用和扩展。在Java中,子类可以通过`extends`关键字来声明继承父类。
4. **多态**:多态是指同一种行为在不同对象上表现出不同的形态。Java通过接口和重写方法支持多态性,使得程序能够灵活地处理不同类型的对象。
例如,我们可以将钟表和人作为对象来理解。钟表对象包含小时、分钟和秒的数据(属性),以及设置时间和显示时间的方法(行为)。人对象包含姓名、性别、年龄和身份证号等属性,以及吃东西这样的行为方法。这两个例子都体现了数据抽象,通过定义相应的类,将数据和操作打包在一起,形成独立的抽象概念。
通过学习这个章节,开发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面向对象的思想,编写出更加模块化、易于维护和复用的Java程序。
152 浏览量
2009-07-29 上传
1748 浏览量
2007-11-24 上传
142 浏览量
2021-07-14 上传
2009-05-26 上传
123 浏览量
2022-08-03 上传

小婉青青
- 粉丝: 28
最新资源
- iBATIS SQLMap2开发指南:入门与配置详解
- SQL基础教程:操作数据库与ASP编程
- Oracle 数据库优化技巧: constraint 约束管理
- Oracle数据库常见问题与解答
- C#网络编程入门与Socket使用详解
- 《Div+CSS布局大全》技术整理
- SQL语句优化:避开IN与LIKE陷阱
- Ajax:革新Web设计的实战指南
- InfoQ中文站:深入浅出Struts 2 免费在线阅读
- 汤子瀛《计算机操作系统》习题答案详解:批处理、分时与实时系统
- 数据库系统概论课后习题详解
- JavaScript常用方法:好友列表与个人数据获取
- ACCP试题 - 图书管理系统开发
- 北大青鸟C语言考试复习与实战题目详解
- C++标准库教程与参考:深入理解与实践
- SQL:关系数据库的标准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