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充分灌溉理论下的灌溉水利用效率新解析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11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4 收藏 408KB PDF 举报
"灌溉水利用效率的概念与内涵,贾宏伟,高级工程师,节水灌溉和农业水土环境研究" 本文主要探讨了灌溉水利用效率这一关键概念的内涵及其在现代农业灌溉中的重要性。传统的灌溉水利用效率定义是基于充分灌溉理论,即假设灌溉水量充足,能够满足作物生长的所有需求。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水资源的有限性和灌溉条件的复杂性,充分灌溉往往难以实现,导致这一理论在评估灌溉效率时存在诸多问题。 作者贾宏伟提出了一种新的灌溉水利用效率概念,该概念基于非充分灌溉理论。非充分灌溉理论考虑了在水资源有限情况下,通过合理控制灌溉量,既能满足作物生长的基本需求,又能有效节约水资源。他提出的灌溉水利用效率新概念旨在更准确地反映灌区实际的用水状况和效果。 文章深入分析了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几个关键方面: 1. **评价对象与适用范围**:新的灌溉水利用效率不仅关注灌溉系统的物理性能(如工程效率),还涵盖了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适用于各种灌溉条件和作物类型。 2. **有效性与效益特性**:它强调了效率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包括提高作物产量、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收入以及环境保护等多维度效益。 3. **空间尺度与时间尺度**:考虑到灌溉区域的地理差异和季节性变化,新的效率指标需能适应不同空间尺度(如田块、灌区、流域)和时间尺度(如季节、年份)的评估。 此外,文章还讨论了灌溉水利用效率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可比性和适应性,以及如何通过优化灌溉管理策略来提高效率。通过对灌溉水利用效率的重新定义和深入理解,有助于推动农田水利建设和水资源管理的科学化,以实现可持续的农业发展和水资源保护。 关键词涉及的领域包括灌溉技术、水资源管理、农业水土环境和节水措施,对于从事水利工程建设、农业生产和水资源研究的人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采用新的灌溉水利用效率概念,可以更好地指导灌溉实践,提升水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