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scale单片机入门:从简单程序到历史演变

需积分: 9 5 下载量 5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2 收藏 4.92MB PPT 举报
"这篇文档介绍了飞思卡尔(Freescale)单片机的基本知识,并通过两个简单的实验展示了如何使用单片机控制输出口。实验包括用A口驱动反逻辑指示灯进行循环翻转,以及使用B口显示从0到FF的数字量,每个变化之间加入延时。文档还回顾了单片机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Intel 4004到Freescale的崛起,以及Atmel的AVR和Microchip的PIC单片机的出现。" 在单片机的历史中,我们看到了从1971年的Intel 4004开始,单片机的技术不断进步,晶体管数量逐渐增加,处理能力显著提升。例如,Intel 4004拥有1.8万个晶体管,而8080则有4500个,运行速度也从最初的5万条指令/秒提升到了64万条指令/秒。随着技术的发展,许多公司如RCA、Honeywell、Fairchild、AMD、摩托罗拉(Motorola)和Zilog等纷纷进入市场,推动了单片机的多样化。 摩托罗拉的6801系列在1978年问世,后来成为全球市场份额最大的单片机品牌之一。然而,2004年,Motorola的单片机部门被Freescale公司收购,Freescale单片机随之成为全球市场份额第二大的品牌。在Freescale的单片机产品线中,我们可以找到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的微控制器。 实验部分,第一个实验是将A口设置为输出口,赋予初始值#$C7,然后驱动反逻辑的指示灯进行循环翻转。这意味着当A口的某个位为1时,对应的指示灯实际上会熄灭,因为反逻辑系统中,高电平通常代表关闭状态。第二个实验涉及B口,它同样作为输出口,用于显示从0到255(即十六进制的FF)的数字量,每次改变数值都需要一个适当的延时,确保人眼能够观察到变化过程。 此外,文档提到了Atmel的AVR单片机和Microchip的PIC单片机。这两款单片机都基于51内核,但各有特色。AVR单片机以其RISC指令集和较高的时钟频率(可达40MHz)著称,而PIC单片机则因其低成本和精简指令集在市场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功。 这个文档为初学者提供了一个了解Freescale单片机及其应用的起点,同时也概述了单片机行业自诞生以来的主要发展里程碑。通过这两个简单的实验,学习者可以掌握基本的单片机编程概念和接口控制技巧,为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