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免票标准与平均身高关系探究

0 下载量 14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9 收藏 1.62MB PPT 举报
"《平均数的再认识》PPT课件1主要讲解了平均数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特别是在数据分析和决策中的作用。课件涵盖了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数据表示和分析,通过问题探究、练习和拓展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和计算方法。内容还涉及了儿童身高与免票政策的关系,以及在比赛中计算平均分时为何要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的统计学原理。" 在《平均数的再认识》这一主题中,首先探讨了1.2米作为学龄前儿童免票乘车的标准可能的来源。这个数据可能基于大量的儿童身高统计数据,确保大多数6岁以下的儿童能够享受免票待遇。平均数在这里起到了确定基准线的作用,例如北京市6岁男童的平均身高为119.3cm,女童为118.7cm,1.2m的设定是基于这些平均值,确保大部分儿童受益。 课件还引出了在比赛评分中,为何通常会采取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再计算平均数的方法。这是因为最高分和最低分可能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如评委的个人偏好或极端情况,这种计分方式可以减少这些异常值对整体评分的干扰,使得平均分更能反映选手的真实表现。 此外,课件提供了一个“新苗杯”少儿歌手大奖赛的成绩统计表,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填写完整表格并计算平均分,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计算过程。通过对比不同选手的平均分,可以排出名次。按照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的规则,重新计算每位选手的得分,可以更公正地评估他们的表现。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平均数的计算,还需要理解它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比如政策制定、比赛评分等,同时培养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的能力。课件提供的练习和实例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提高他们对平均数这一重要统计概念的理解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