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原理:语法制导翻译与课程概览

需积分: 50 8 下载量 2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3 收藏 6.82MB PPT 举报
"语法制导翻译-编译原理课件(龙书为教材),辛明影教授在计算机学院讲解的编译原理课程,涵盖了编译器的基本结构、高级语言语法描述、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法制导翻译、存储分配、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等内容,采用自顶向下、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并结合实验和课程设计实践。" 在编译原理中,语法制导翻译是一种关键的概念,用于将源代码按照语法规则转换为可执行的目标代码。以下是关于这一主题的详细解释: 1. 语法制导翻译是编译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它的基本思想是利用上下文无关文法来指导代码生成。例如,给定的规则S→call id (Elist)描述了一个函数调用的语法结构,其中S是起始符号,id表示函数名,Elist表示参数列表。当遇到这样的语句时,编译器会生成对应的代码,首先处理参数列表Elist,然后发出'call'指令,附带函数id的位置和参数个数。 2. Elist→Elist,E这条规则描述了参数列表如何扩展,即Elist可以由另一个Elist和一个单独的表达式E组成。在这个过程中,编译器会将表达式E的存储位置(place)添加到队列(queue)的末尾,同时更新计数器n,表示参数数量的增加。 3. Elist→E规则表示参数列表可以简单地由一个表达式E组成,此时初始化队列,只包含E的place,并设置参数计数n为1。这通常发生在处理函数调用的开始。 在编译器的整体流程中,这些语法制导规则与词法分析(识别单词)、语法分析(构建抽象语法树AST)、语义分析(检查类型和执行上下文操作)和目标代码生成紧密关联。词法分析器负责将源代码拆分成一个个有意义的符号或词法单元;语法分析器则依据文法规则将词法单元组合成语法结构;语义分析器确保程序逻辑正确并生成中间代码;而代码优化器通过改进中间代码提高目标代码的效率;最后,代码生成器将中间代码转化为特定机器的汇编或机器代码。 辛明影教授的课程强调了以问题驱动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通过实际项目和实验加深理解,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的结合,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编译器的设计与实现。预备知识包括形式语言与自动机、至少两种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汇编语言以及数据结构等基础知识,这些都是理解和构建编译器的基础。 通过学习编译原理,学生不仅可以了解编译器的工作原理,还能为未来在软件工程、编程语言设计、系统工具开发等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黄子衿
  • 粉丝: 21
  • 资源: 2万+
上传资源 快速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