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事务处理:两阶段封锁协议详解

需积分: 13 9 下载量 5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3 收藏 1.53MB PPT 举报
"数据库事务处理的有效性检查协议及并发控制机制" 在数据库管理中,事务处理是确保数据一致性、完整性和并发操作的关键。有效性检查协议是事务处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包含三个阶段:读阶段、有效性检查阶段和写阶段。在读阶段,事务Ti读取数据并保存在本地变量中,所有的写操作都只针对这些临时变量,不直接影响数据库。接下来的有效性检查阶段,Ti会判断其更新的临时变量是否可以安全地拷贝到数据库中而不违反可串行性,这是为了确保事务的正确性和并发操作的兼容性。如果事务通过了有效性检查,那么在写阶段,系统会更新数据库;否则,事务将回滚,以保持数据的一致性。 并发控制是数据库管理系统中防止多个事务同时操作同一数据导致数据不一致的重要手段。其中,基于锁的协议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两段锁协议是这类协议的一个经典实例,它规定事务的锁定和解锁操作必须分为两个阶段:增长阶段和缩减阶段。在增长阶段,事务可以获取锁,但不能释放锁,而在缩减阶段,事务只能释放锁,不能再获取新的锁。两阶段锁协议有助于避免死锁和不一致的情况。 封锁是实现并发控制的一种具体技术,它允许事务对数据对象实施不同程度的控制。根据权限,封锁分为排他锁(X锁)和共享锁(S锁)。排他锁,也称写锁,禁止其他事务对锁定数据对象的读写操作,而共享锁,又称读锁,只阻止其他事务获取排他锁,但允许读取。封锁的相容矩阵展示了不同锁模式之间的兼容关系,S锁与S锁相容,但与X锁不相容。 当事务发生故障时,恢复机制变得至关重要。恢复机制依赖于日志系统来记录事务的操作,以便在系统崩溃时能够恢复到一致性状态。日志通常记录事务的开始、提交和回滚等信息,以及对数据对象的修改。在故障发生后,通过重播日志中的事务操作,系统可以回到正确的状态。 数据库事务处理中的有效性检查协议确保了事务的正确性,而并发控制机制如两阶段封锁协议则保证了多事务环境下的数据一致性。封锁作为并发控制的一种手段,通过锁的类型和相容性管理数据的访问,防止冲突。在遇到故障时,恢复机制借助日志来恢复系统的正常运行,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这些机制共同构成了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理解和设计高可用、高性能的数据库系统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