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R技术的缓冲大小确定模型及应用
需积分: 7 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3
收藏 104KB PDF 举报
"DBR技术中确定缓冲大小的模型,由李爱华和尹柳营在1998年的《中国管理科学》期刊上发表,该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文章探讨了TOC(制约因素理论)在DBR(Drum-Buffer-Rope)技术中的应用,特别关注如何确定缓冲大小以优化生产计划与控制。"
DBR技术是TOC理论在企业生产系统管理中的实践,其核心思想是识别并优化瓶颈资源,以提高整体效率。瓶颈资源是限制企业产出的关键因素,可能包括设备、人力资源或特定工具。非瓶颈资源则拥有过剩的生产能力。DBR技术包含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司鼓(Drum)代表由瓶颈资源设定的生产节拍,缓冲(Buffer)是对瓶颈资源的保护措施,防止其受到上游波动的影响,而控绳(Rope)则协调系统中其他环节的生产速度,确保与瓶颈资源同步。
在DBR技术中,确定缓冲大小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产品的出产提前期和企业的有效产出,进而影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文章详细研究了缓冲的设置和大小确定,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作者指出,生产系统内外的波动可能对生产造成干扰,尤其是当这些波动涉及瓶颈资源时,会直接影响系统的有效产出。因此,需要有效地管理和控制这些波动,设置适当的时间缓冲以保护瓶颈资源。
缓冲设置的策略包括在关键位置设立缓冲,以应对可能的不确定性,如供应商延迟、设备故障等。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降低这些不确定因素对瓶颈资源的影响,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此外,主生产计划应基于瓶颈资源的生产能力制定,其他环节的生产则应根据瓶颈资源设定的生产节奏进行调整。
文章进一步阐述了DBR技术的关键步骤:
1) 主生产计划依据瓶颈资源的能力来制定,最大化其利用率。
2) 在生产流程的关键节点设置缓冲,以保障系统的有效产出不受波动影响。
3) 非瓶颈环节的生产计划与瓶颈资源的生产节奏保持一致,以维持整个系统的和谐运作。
总结来说,这篇研究提供了一个关于DBR技术中确定缓冲大小的模型,旨在通过精确的缓冲管理,提升生产系统的效率和响应能力,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对于理解和应用TOC理论及DBR技术的企业管理者来说,这一模型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
2011-12-22 上传
2010-04-19 上传
2020-12-11 上传
2020-12-11 上传
2020-12-11 上传
2020-12-11 上传
2020-12-11 上传
2020-12-11 上传
2020-12-11 上传
冰兵121
- 粉丝: 0
- 资源: 1
最新资源
- WordPress作为新闻管理面板的实现指南
- NPC_Generator:使用Ruby打造的游戏角色生成器
- MATLAB实现变邻域搜索算法源码解析
- 探索C++并行编程:使用INTEL TBB的项目实践
- 玫枫跟打器:网页版五笔打字工具,提升macOS打字效率
- 萨尔塔·阿萨尔·希塔斯:SATINDER项目解析
- 掌握变邻域搜索算法:MATLAB代码实践
- saaraansh: 简化法律文档,打破语言障碍的智能应用
- 探索牛角交友盲盒系统:PHP开源交友平台的新选择
- 探索Nullfactory-SSRSExtensions: 强化SQL Server报告服务
- Lotide:一套JavaScript实用工具库的深度解析
- 利用Aurelia 2脚手架搭建新项目的快速指南
- 变邻域搜索算法Matlab实现教程
- 实战指南:构建高效ES+Redis+MySQL架构解决方案
- GitHub Pages入门模板快速启动指南
- NeonClock遗产版:包名更迭与应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