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制造过程详解:从内层板到氧化处理

需积分: 49 7 下载量 4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4 收藏 3.21MB PPT 举报
本文主要介绍了PCB(印制电路板)的制造过程,特别是内层板的蚀刻后处理和氧化工艺,同时概述了PCB的发展历史和分类。 PCB制程介绍: PCB(Printed Circuit Board)的制造过程是一项精细且复杂的技术。在5.3.1.6製程說明中,主要关注的是内层板完成蚀刻后的后续步骤,这些步骤包括: 1. 鹼性清洗:采用專門的化学药品去除残留的乾膜、油墨阻剂、指纹和有机物,确保板面清洁。 2. 酸浸:调整板面的pH值,若已进行过酸洗,这一步可省略。 3. 微蝕:通过腐蚀铜箔的柱状结晶组织,增加表面积,提高氧化时与胶片的粘附力,通常控制微蚀深度在50-70微英寸之间,对棕化层颜色均匀至关重要。 4. 預浸中和:彻底水洗后,板面调整,生成暗红色预处理层,检查是否有未去除干净的残膜。 5. 氧化处理:使用氧化剂(如亚氯酸钠)和氢氧化钠混合溶液,在一定温度和搅拌条件下进行,以形成保护性的氧化层。需注意温度和碱度的均匀性,以保持颜色一致性和防止石英加热器在高温强碱环境下受损。 PCB的演变与种类: 1. PCB的历史:自1903年首次使用线路概念,到1936年Paul Eisner的发明,再到现代的print-etch技术,PCB经历了长期的发展。 2. 材质分类:包括有机材料(如酚醛树脂、玻璃纤维/环氧树脂等)和无机材料(如铝、陶瓷等),用于满足不同的散热和性能需求。 3. 结构分类:依据硬度分为硬板、软板和软硬板;依据层数分为单面板、双面板和多层板,以适应不同复杂程度的电子设计。 4. 用途分类:PCB广泛应用于通信、计算机、医疗设备等各种电子领域,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和优势。 总结: PCB作为电子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造工艺和材料选择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了解PCB的制造流程,尤其是关键步骤如蚀刻后处理和氧化,对于优化电路板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至关重要。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PCB的种类和应用也在不断发展,以满足日益复杂的电子系统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