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农机企业物联网平台设计——提升现代农业生产力的关键

0 下载量 9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3 收藏 1.91MB PDF 举报
"面向中小企业的农机物联网平台设计" 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正在逐渐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尤其是在农机领域。农机物联网平台的设计对于提升中小企业的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了设计这样一个平台的必要性、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物联网的基本架构。 我国农业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传统农业模式的局限,如小规模生产、落后观念和管理混乱,这些因素制约了农业生产力的提升。为了改善这一状况,《中国制造2025》战略强调了发展智能农机产业的重要性,推动农机信息化和数据服务系统的建设。因此,设计面向中小农机企业的物联网平台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途径。 物联网技术起源于1991年,通过将各种设备连接并实现互动,极大地拓展了设备的功能和应用范围。在农业领域,物联网已经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例如在美国,科研人员通过植入微型传感器监测牲畜健康,Intel则利用物联网技术远程监控葡萄园的环境条件,降低了农业劳动强度。 国内在农业物联网方面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例如,尹彦鑫开发的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信息采集系统,可实现对少免耕播种机作业参数的远程监控;杨玉霞设计的太阳能驱动的发动机检测系统,通过无线传感网络监测发动机状态,解决了农业物联网系统能耗问题。此外,国内还制定了14项农业物联网国家标准,促进了行业规范和发展。 物联网通常由三层结构构成: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感知层是物联网的基础,负责识别物体并收集信息,常使用传感器等设备;网络层则是信息传输的桥梁,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将感知层的数据传递到应用层;应用层是物联网价值体现的核心,处理和分析收集到的数据,提供决策支持和服务,如农机作业的实时监控和预测维护。 面向中小企业的农机物联网平台设计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涵盖了物联网技术、农业工程、计算机科学等多个方面。通过整合这些技术,可以实现农机的智能化管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对于我国农业现代化和中小农机企业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未来,进一步的研究应聚焦于如何优化物联网平台的功能,提升数据处理能力,以及探索更高效、节能的物联网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