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蚁群算法优化柔性作业车间调度:性能与应用分析

需积分: 38 6 下载量 3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8 1 收藏 622K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基于多种群蚁群算法的柔性作业车间调度研究"这一主题。柔性作业车间调度是制造业中一个重要的优化问题,由 Bruker 和 Schlie 在 1990 年首次提出,它突破了传统作业车间对固定设备的依赖,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使得调度决策更具挑战性,属于 NP-hard 类问题。近年来,由于其在提高生产效率和适应变化需求方面的优势,成为了制造系统调度领域的研究热点。 论文针对柔性作业车间调度的特点,设计了一种析取图模型,将调度问题可视化为图论中的结构。作者借鉴了蚁群算法,尤其是 Dorigo 博士在 1991 年提出的经典蚂蚁系统,其特点是具有良好的正反馈机制、鲁棒性和群体协作。在此基础上,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种创新的策略,即通过建立多个蚁群,每个蚁群负责处理问题的不同部分,形成竞争合作的环境。这种多群蚁群算法将不同种群的蚂蚁放置在析取图中的不同工序节点上,核心种群作为引导,利用蚂蚁间的协作和竞争,提高了并行搜索的效率,有助于找到更优的调度方案。 张维存等人([6])的工作进一步细化了这一思路,他们将工件延迟时间和设备可用能力作为启发信息,设计了蚂蚁在工序间移动的概率,通过蚂蚁的探索行为来寻找最优适应值,实现车间调度的优化。Andrea 和王万良等人([7-8])则通过调整路径上信息素的策略,防止蚂蚁陷入局部最优,加速了算法的收敛速度。李燕等人([9])则将生产周期和关键工件交货期作为优化目标,采用传统蚁群算法,对整个调度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 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引入了多种群蚁群算法,通过多层次的协作与竞争,增强了算法的性能,能够有效地解决柔性作业车间调度的复杂性。仿真实验结果证明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对于提升柔性作业车间的运行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以及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不仅对现有蚁群算法在制造系统调度中的应用有所拓展,也为其他复杂优化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考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