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AM刷新机制与存储系统

需积分: 32 6 下载量 1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6 收藏 3.48MB PPT 举报
"DRAM的刷新-计算机组成原理 存储系统" 在计算机系统中,存储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动态随机存取内存(DRAM)作为主存储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工作特性需要定期的刷新来保持数据的完整性。DRAM的刷新是因为其内部电容会随时间逐渐漏电,导致存储的信息丢失。这一过程涉及到读出原始信息、再生并通过刷新电路重新写入的过程,以确保数据不会因为电荷泄漏而消失。 刷新周期是衡量DRAM刷新频率的关键参数,它定义了从上一次完全刷新整个存储器到下一次刷新全部内容之间的时间间隔。这个间隔通常设计得非常短,以确保数据的稳定性。由于DRAM的刷新是按行进行的,一次刷新操作只需要行地址,不需要列地址,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访问复杂性。 刷新机制有三种主要类型:集中式、分散式和异步式。集中式刷新是指在特定时间间隔内集中对整个DRAM进行刷新,这可能会导致系统暂停其他操作以执行刷新。分散式刷新则是在正常读写操作中穿插刷新,减少了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异步式刷新允许存储器控制器根据实际需要和内部状态灵活地进行刷新,这种机制更加灵活,但实现起来更复杂。 存储系统包括了主存储器、高速缓存、虚拟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等层次,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速度、容量和成本特性,共同构成了存储器的层次结构。主存储器,即DRAM,直接与CPU交互,其性能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速度。为了提升效率,高速缓存(如L1、L2、L3缓存)被设计在CPU内部或附近,提供更快的数据访问;而虚拟存储器通过将主存与辅助存储器(如硬盘)联合使用,使得程序可以超出物理内存大小的限制来运行。 存储器的性能指标包括存储容量、存储字长、存取时间和带宽。存储容量是存储器能够存储的二进制位数,而存储字长表示每个存储单元可以存储的二进制位数。存取时间反映了从请求数据到获取数据所需的时间,包括读出时间和写入时间。带宽则衡量单位时间内存储器能够传输的数据量,是评价存储系统速度的重要参数。 DRAM的刷新机制是保证动态存储器正常工作的关键,而存储系统的设计则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优化过程,旨在平衡性能、容量和成本,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了解这些基础知识对于理解和设计高效的计算机系统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