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颗粒影响压电陶瓷复合材料压电性能研究

下载需积分: 5 | PDF格式 | 348KB | 更新于2024-08-10 | 32 浏览量 | 0 下载量 举报
收藏
"这篇论文探讨了金属颗粒分散压电陶瓷复合材料的压电性能,研究了金属相体积分数对其性能的影响。通过应用基于格林函数的有效介质理论,分析了金属颗粒的弥散如何改变压电陶瓷内部电畴的取向分布,并据此理论计算了压电性能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随着金属相体积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有效压电性能呈现下降。论文作者还对比了理论计算与实测数据,两者相符,证实了该理论方法对于预测压电陶瓷与金属复合材料微观结构与压电性能关系的准确性。关键词包括压电陶瓷、复合材料、压电性能、有效介质理论以及取向分布函数。" 本文深入研究了金属颗粒分散在压电陶瓷中的新型复合材料,这种材料属于3-0型压电复合材料,其特性受金属颗粒在材料中所占体积比例的显著影响。作者采用了基于格林函数的有效介质理论,这是一种在多相复合材料中预测整体宏观性质的数学工具。在这个理论框架下,金属颗粒的弥散改变了压电陶瓷内部电畴(即晶体内的有序区域)的取向分布,这直接影响了材料的压电响应。 通过理论计算,论文发现当金属相体积分数增加时,复合材料的有效压电性能下降。这表明金属颗粒的增加会减弱压电效应,可能是因为金属相的存在干扰了压电陶瓷内部电荷的有序排列和转换。此外,论文还引用了已有的实验数据,指出理论计算与实际测量结果一致,证明了该理论模型在理解和预测这种复合材料的压电性能方面具有可靠性。 关键词中的“压电陶瓷”是指能够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或反之的陶瓷材料,广泛应用于传感器和执行器等领域。“复合材料”是指两种或多种不同材料组合而成的材料,具有各组分的优良特性。“压电性能”指的是材料在压力作用下产生电荷或在电场作用下发生形变的能力。“有效介质理论”是处理多相复合材料的有效方法,可估算整体材料的宏观性质。“取向分布函数”则用来描述材料内部结构如电畴的排列状态。 这项研究为优化金属颗粒分散压电陶瓷复合材料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助于开发具有更好性能的压电材料,对于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和传感器技术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

手机看
程序员都在用的中文IT技术交流社区

程序员都在用的中文IT技术交流社区

专业的中文 IT 技术社区,与千万技术人共成长

专业的中文 IT 技术社区,与千万技术人共成长

关注【CSDN】视频号,行业资讯、技术分享精彩不断,直播好礼送不停!

关注【CSDN】视频号,行业资讯、技术分享精彩不断,直播好礼送不停!

客服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