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解析

需积分: 10 2 下载量 5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1 收藏 198KB DOC 举报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 是中国在2006年发布的一项标准,旨在推动可持续发展,规范住宅和公共建筑(如办公、商场、宾馆等)的绿色建筑评价。该标准强调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平衡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境保护以及满足建筑功能的需求。 1. 绿色建筑的核心理念:绿色建筑是指在整个使用寿命期间,高效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并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建筑。它涉及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多个方面,同时需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 热岛强度:热岛效应是城市区域温度高于周边郊区的现象,热岛强度是衡量这一现象的指标,通常用夏季典型日的室外气温差来表示。标准中使用的是居住区室外气温与郊区气温的差值,以评估建筑对城市微气候的影响。 3. 可再生能源和非传统水源:可再生能源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等,它们是非化石能源,可再生且环保。非传统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和海水,是除了传统市政供水外的其他水源选择,有助于节约水资源。 4. 材料的再利用和再循环:可再利用材料是指无需改变形态即可直接或修复后再次使用的材料;而可再循环材料则是经过加工转变形态,用于生产新产品的材料。 5. 基本规定: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不仅关注性能,还要求在规划设计、施工和竣工阶段进行过程控制。选用的材料和产品应符合质量标准,不得使用被禁、限或淘汰的材料。 6. 绿色建筑评价与等级划分:评价指标体系涵盖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等多个方面。住宅建筑还需考虑全生命周期综合表现,公共建筑则侧重运营管理。 总体来说,GB/T 50378-2006为中国的绿色建筑设定了明确的评价准则,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这一标准对于建筑设计、施工、运营和管理都具有指导意义,是构建低碳、环保建筑的重要依据。